(共23张PPT)
草 莓
语文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季节更迭与草莓结合起来的吗 你们想去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悟吗 你们有兴趣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出示学习目标
1
2
3
4
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主旨,学习联想手法及托物言志的手法。
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介绍作者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乌克兰的没落贵族之家。1912年至1918年间在基辅一所大学攻读法律,并在当地的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70年获列宁奖金。有诗集《另一种生活》《奥林匹克颂》等,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短篇小说》《老砖瓦厂》等,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和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文题背景
“草莓”是本文主要描写的对象,贯串全文,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积累字词
枝柯( ) 酣然( ) 沁人心脾( )
生意盎然( ) 璀璨( ) 韶华( )
荒诞( ) 惴惴不安( ) 禀赋( )
kē
hān
qìn
àng
càn
sháo
dàn
zhuì
bǐng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了解联想手法
(1)概念: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2)作用:
联想能够更好地拓展文学作品的思维空间;联想让人想象琢磨, 比起直接的答案,其结果更让人回味;创设文章深邃的意境,增添文章的文学气息。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3)注意事项:
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建立联想的事物与所想象的内容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写作内容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联想是建立在“事物”的基础之上的,不能一味地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草莓。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文章的第4、5两段分别与前文的哪两段相照应
文中第1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和“欢快的心情”,而第3段则意在表现“秋的气息”和“另一番滋味”。第4、5两段分别与第1、3两段相照应,由景物联想到已是成年,却常以为一切没发生突变;联想到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的不大一般;进而联想到每一天时光都有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两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第1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第3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
第二部分(4~6):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熟读课文,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理解主题。
为什么一颗草莓能引发作者的联想?
因为六月的草莓和九月的草莓是不同的,它的身上融合着“变”的因子,拥有六月的香甜芬芳,也拥有九月的成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理解主题。
这颗草莓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
六月:天暖、树绿、天蓝、人欢(夏意正浓)。九月:天寒、树枯、天灰、秋的气息(秋意弥漫)。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成年期:思虑成熟、从容不迫、经验丰富、理性信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理解主题。
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借草莓抒发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悟,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生活的感悟。
预设一:时间仿佛是一面镜子,它照映出不同人的模样;时间仿佛是静静的小河,它在缓缓地流动;时间仿佛是那天上闪闪的流星,转瞬即逝。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预设二:我很愧疚过去的我,白白让时间从我身边流逝;今后的我,要用手臂,留住时间;要用心灵握住时间的手,与它结伴,与它同行。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本文是融情入景、因物悟理的散文佳篇,它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激动人心的生活哲理。在文中,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我们应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文中许多语段优美如诗,朗朗上口,我们可以反复吟咏体味,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并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品味作者的语言美。
2.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运用联想的手法,写一段300左右的文字。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草莓
六月:夏意正浓
九月:秋的气息
联想:流年不再,珍惜生命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草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3.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主旨,学习联想手法及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解草莓所寄托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联想手法。
2.对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伊瓦什凯维奇及草莓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听起来是个很大的话题,因为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太多了,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可是有一个人把这样一个主题与一颗草莓结合在了一起,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的吗?你们想去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悟吗?你们有兴趣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吗?2·1·c·n·j·y
请打开书,我们一起学习《草莓》这一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3.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主旨,学习联想手法及托物言志的手法。
4.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乌克兰的没落贵族之家。1912年至1918年间在基辅一所大学攻读法律,并在当地的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70年获列宁奖金。有诗集《另一种生活》《奥林匹克颂》等,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短篇小说》《老砖瓦厂》等,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和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21cnjy.com
2.文题背景
“草莓”是本文主要描写的对象,贯串全文,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寻。www-2-1-cnjy-com
3.积累字词
枝柯(kē) 酣然(hān) 沁人心脾(qìn)
生意盎然(àng) 璀璨(càn) 韶华(sháo)
荒诞(dàn) 惴惴不安(zhuì) 禀赋(bǐng)
4.了解联想手法
(1)概念: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
(2)作用:
联想能够更好地拓展文学作品的思维空间;联想让人想象琢磨, 比起直接的答案,其结果更让人回味;创设文章深邃的意境,增添文章的文学气息。21·世纪*教育网
(3)注意事项:
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建立联想的事物与所想象的内容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写作内容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联想是建立在“事物”的基础之上的,不能一味地想。 【来源:21cnj*y.co*m】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草莓。
2.文章的4、5两段分别与前文的哪两段相照应?
文中第1段意在表现“夏意正浓”和“欢快的心情”,而第3段则意在表现“秋的气息”和“另一番滋味”。第4、5两段分别与第1、3两段相照应,由景物联想到已是成年,却常以为一切没发生突变;联想到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的不大一般;进而联想到每一天时光都有不同的色彩和形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两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第1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第3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21*cnjy*com
4.熟读课文,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3):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
第二部分(4-6):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活动二:合作交流,理解主题。
1.为什么一颗草莓能引发作者的联想?
因为六月的草莓和九月的草莓是不同的,它的身上融合着“变”的因子,拥有六月的香甜芬芳,也拥有九月的成熟。21·cn·jy·com
2.这颗草莓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
六月:天暖、树绿、天蓝、人欢(夏意正浓)。九月:天寒、树枯、天灰、秋的气息(秋意弥漫)。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成年期:思虑成熟、从容不迫、经验丰富、理性信仰。
3.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www.21-cn-jy.com
活动三: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借草莓抒发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悟,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生活的感悟。
预设一:时间仿佛是一面镜子,它照映出不同人的模样;时间仿佛是静静的小河,它在缓缓地流动;时间仿佛是那天上闪闪的流星,转瞬即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预设二:我很愧疚过去的我,白白让时间从我身边流逝;今后的我,要用手臂,留住时间;要用心灵握住时间的手,与它结伴,与它同行。2-1-c-n-j-y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融情入景、因物悟理的散文佳篇,它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激动人心的生活哲理。在文中,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我们应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文中许多语段优美如诗,朗朗上口,我们可以反复吟咏体味,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并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21教育网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品味作者的语言美。
2.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运用联想的手法,写一段300左右的文字。
【板书设计】
草莓
六月:夏意正浓
九月:秋的气息
联想:流年不再,珍惜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