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情境导入
2013年9月28日上午在曲阜孔庙举行
了癸巳年祭孔大典。“伟哉夫子,
如岳之耸。德尊道隆,海内归宗。
士肃肃,庙堂雍雍。典祀有常,是
仰是崇。……”祭孔大典仿佛穿越了时空,将历经2 500余年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中华至圣先师孔子和儒家思想带到了世人眼前。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
1.青年时代: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_________国陬邑,青年时代勤于学习,30岁时已精通礼、乐、________、御、__________、数六艺。
2.中年时代:35岁时孔子无意从政,便收徒授课,弟子日多,影响日甚。鲁射书3.从政生涯:51岁时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后升为大司寇,执掌鲁国的治安、司法事务;____________之会后孔子名望大增,出任代理宰相职务,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
4.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终未被采纳。
5.晚年活动:68岁孔子回到鲁国,专心致志从事__________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其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___________》一书中。夹谷教育论语特别提醒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时代背景
(1)春秋时代,社会长期动荡。
(2)贵族垄断学术文化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3)春秋晚期,孔子开始兴办____________,创立儒家学派。私学2.主要思想
(1)礼:即____________。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②亲亲: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③贵贱有序: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④“____________”思想:就是要用周礼所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周礼正名(2)仁
①“爱人”:认为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亲,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
②“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礼与____________结合:只有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社会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仁特别提醒 我们对孔子思想应采取“扬弃”即批判和继承的态度,继承弘扬“礼”中合理成分,如巩固稳定的社会局面,规范人的行为,批判其伦理纲常思想;弘扬“仁”中仁爱、关怀、体谅、容忍加强自我修养等美德,重视道德教育。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1.教育方面: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他主张“____________”,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2.社会政治方面:孔子要求施行____________,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就是“内圣外王”,这一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有教无类仁政3.意识形态方面: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____________地位,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特别提醒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主导孔子的思想体系1.孔子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仁”“礼”“中庸”“有教无
类”和“德治”等思想,其中“仁”是核心。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是其“仁”在政治上的体现。
3.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人人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在教育上的体现。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的实施。
5.孔子主张“中庸之道”,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
“仁”的常态化。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1.对中国
(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成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使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3)“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3.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启蒙思想家大都比较欣赏儒家学说。孔子的教育贡献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论孔子思想》材料2: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
“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请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2)材料1、2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 第(1)问,从其对教育的贡献的角度作答。回顾其教育成就的相关内容进行作答。第(2)问,材料1从阶级的角度、辩证的角度来评价孔子,从材料对孔子阶级定位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第(3)问,承接第(2)问,从辩证、阶级的角度客观地进行评价。[答案] (1)他对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倡有教无类;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等。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1认为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2认为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辩证,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综合探究] (1)康熙帝为什么称孔子为“万世师表”?
(2)清代皇帝亲自为与孔子相关的建筑题字,说明了什么?
(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全国各地都有同儒家有关的古建筑,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一些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建议。[思路引领] 回答第(1)问,要结合孔子对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来说明。第(2)问,皇帝亲自为与孔子相关的建筑题字,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推崇。第(3)问是开放性的设问,要注意做到言之有理、答之有据。[尝试解答] (1)孔子创办私学,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长期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古代皇帝亲自为与孔子相关的建筑题字,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3)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完整和风貌,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它们的文化价值,利用它们来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弘扬儒家文化。课件22张PPT。二 古希腊的先哲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情境导入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
上祭祀已成为一种时尚。全球祭
祀祈福网上供奉着全世界已故历
史名人的网上墓园,其中就有柏
拉图的网上墓园。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右图为柏拉图网上墓园)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的重大影响表现在哪里?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课程标准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雅典的黄金时代
(1)军事上:希波战争中战胜波斯帝国,为雅典赢得盟主地位。
(2)经济上:希波战争后,雅典经济繁荣,步入黄金时代。
(3)政治上:____________时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它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伯里克利2.雅典走向衰落
(1)军事: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之后希腊被____________所统治。
(2)文化: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与____________三大思想家,他们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其顿帝国亚里士多德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主要生平
(1)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20岁时师从____________研究哲学。公元前399年离开雅典,先到麦加拉,后到埃及和南意大利游历,丰富了知识,增长了阅历。
(2)40岁返回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收徒授课。公元前347年,以80岁高龄逝世。苏格拉底2.主要思想:柏拉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中。
(1)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少数的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构成。
(2)认为最理想的统治者是____________。
(3)实现理想国的办法:一是为统治者从小提供严格的____________,让其掌握哲学知识;二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和家庭,过一种集体生活,使统治者一心为公。理想国哲学家王教育3.评价
(1)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被称做是最早的____________。
(2)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特别提醒 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家王”的主张,体现了他关于理性应当在国家组织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理性的统治。乌托邦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1.主要生平
(1)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北方的色雷斯。
(2)公元前343年担任马其顿帝国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3)公元前323年,他在希腊掀起反马其顿的浪潮中,被控
“不敬神”,为避免苏格拉底悲剧的重演,他逃离雅典,一年后客死他乡。2.主要贡献
(1)教育方面:建立自己的讲坛,经常与学生边散步边讲学,被称为“____________”。
(2)科研方面: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________进行归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追求真理,挑战权威,曾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哲学方面:认为人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彻底自我实现的人是善人,也是幸福的人。
(4)政治方面: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公民依托于城邦而存在;在政体上,倾向于民主制,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逍遥学派知识理性3.历史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____________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话题。
特别提醒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亚里士多德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扩大了他的学术影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丰富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天主教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认识1.理想国的主张
(1)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只要这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便可达到“正义”,处于和谐状态。
(2)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应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为统治者从小就开始提供严格的完善的教育,直到他们掌握哲学的知识。二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使他们一心为公;而被统治者可以拥有适当财产,但不能拥有权力。2.评价: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纯粹是为贵族奴隶主专政作辩护的理论。其办法和措施是以斯巴达城邦制度为蓝本的。所谓理想国,实质上是斯巴达在雅典的理想化。柏拉图企图以此来挽救日趋瓦解的城邦制度。因此,其理想国纯粹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是,其主张也有合理之处,如他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认为统治者应该具有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等,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评价亚里士多德1.主要贡献
(1)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2)“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因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3)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2.历史局限
(1)基本哲学观是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2)体现出奴隶主阶级思想的局限性。孔子与柏拉图观点、主张的共同性
(2012·高考江苏卷)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2: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1,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2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同时期中西方两位伟大人物的思想。第(1)问主要从材料1中归纳概括得出其共同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答出孔子的“礼”和“仁”的作用以及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第(2)问通过比较当时社会背景可得出观点相似的原因。[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
(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影响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2 000多年前东西方的两位哲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材料2: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综合探究] (1)材料1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呼吁?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思想或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思路引领] 本题考查东西方先哲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解答时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史论结合。
[尝试答题] (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2)孔子倡导 “仁”的观念、“中庸”之道、重视道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近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
等问题;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道德约束。
(3)相同点:思想方面:两人均强调“中庸”反对极端;文化方面:都兴办私学,重视教育。课件10张PPT。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正确认识孔子的思想1.对孔子思想中大量的优秀价值原则,我们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孔子强调“仁”“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地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2.孔子思想中“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对有些内容可去其保守性的思想内核,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例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在今天早已行不通了,但“礼”作为一般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仍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比较孔子与柏拉图1.相同点
(1)时代背景:二人都处在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并且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
(2)根本目的:二人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二人都从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提出并发展自己的理论。
(3)思想本质
①孔子希望建立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根本目标的集权国家,其中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身的道德去感化人民。②柏拉图希望建立“哲学家王”统治的正义国家,要求统治者掌握治国的知识。二者都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了人治。
(4)历史影响:二者都未能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但都对今后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东西方的先哲。2.不同点
(1)社会背景:孔子处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柏拉图则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发展的时期。
(2)思想内容: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仁、礼和中庸思想为核心;而柏拉图则是理念论和理想国。
(3)治国主张:孔子是“贤人治国”;而柏拉图则是“哲学家王”治国。
(4)政治理想:孔子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统治的国家;而柏拉图则带有极其狭隘的城邦主义,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的统一。1.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是由形式和物质组成。他也批评柏拉图对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3.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他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搜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能得出结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希腊哲学的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