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第20课
香菱学诗
曹雪芹
音乐欣赏《枉凝眉》
香菱学诗
☆四十八回目: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课文出处人物评价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48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对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所惜者幼年罹lí祸,命运乖蹇jiǎn,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走近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yù甘餍yàn肥”的豪华生活。雍正五年(1727)
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1764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红楼梦》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读者应该慢慢去品味。
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说:“《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
鲁迅在谈到红楼梦的时候也讲过:“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所以你有一瓢水,从红楼梦中能够舀出的也就是一瓢,你是一片汪洋,你从红楼梦中感受到的也就是汪洋。
《红楼梦》知多少?
⒈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成立了一个诗社,倡议者是谁?在什么地方成立?诗社的名字叫什么?
探春 秋爽斋 海棠社
2.诗社的第一次诗赛在什么地方举行?题目是什么?谁得了第一名?
蘅芜院 菊花 林黛玉
3.人物对对碰
稻香老农 李纨
蕉下客 探春
萧湘妃子 黛玉
蘅芜君 宝钗
怡红公子 宝玉
文学常识当堂测试
曹雪芹,名______,字______,号______。
______代小说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霑
梦阮
雪芹
清
《红楼梦》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贾家
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贾府主要人物关系图(flash简介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珍-贾蓉(秦可卿)
贾惜春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贾
珠
-巧
姐
贾
政
(王夫人)
贾迎春
(李纨)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兰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和本文相关联的故事情节:
香菱被人贩子卖给呆霸王薛蟠做妾后,当时随薛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日里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本文开头就是香菱到潇湘馆拜访黛玉时请求学诗的情节。
关于大观园:
是贾府宅第内的一座园林别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春深受皇上宠爱,加封为贤德妃。皇上特准家有别院、高楼的后妃可回家探望父母。大观园就是为此而建造起来的省亲别院,占地三里半。耗费银钱无数,仅仅到姑苏请聘教习,采买女孩置备乐器、行头等就花银三万两,置办彩灯、花烛和各色帘帐花银两万两。元春回家省亲取名为“大观园”。省亲后,元春又传下一道谕旨:命家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进园居住,命宝玉也进去读书。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是香菱
同学们了解香菱的身世吧?
香菱身世:“粉妆玉琢”
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的女儿,小时候生得极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三岁那年元宵节被骗子拐走,
长大后,侥幸遇到个“风流人品”的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正意地要买她,
,不料又碰到了呆霸王薛蟠
,打死了冯渊。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香菱身世
香菱被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薛蟠外出经商时,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后来在园子里,周瑞家的问她:“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在那里呢?今年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只摇头说:“不记得了。”
香菱身世
香菱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但后来薛蟠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香菱的命运处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中呀!
欣赏歌曲:叹香菱
香菱学诗视频电视剧欣赏
积累下列字音
1腻烦nìfan
2怔怔zhèng
3笑吟吟yīnyīn
4画缯zēng
5鳏鳏guān
6仄声zè
7应瑒yáng
8庾信yǔ
9蘅héng
10三昧mèi
11暧暧ài
12橄榄gǎnlǎn
13摩诘jié
14揣摩chuǎi
15请柬ji n
16胡诌zhōu
17颦儿pín
18嘟哝nóng
19姊妹z
20芜苑wúyuàn
21香坞wūruǎn
22阮鲍ruǎnbào
23臊sào
24纨wán
25藕ǒu
26榭xiè
积累下列词语:
起承转合:旧时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
以词害意: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挖心搜胆:苦苦思考,费尽心思。
精血诚聚:指把心力都聚集在一起。也指认真学习,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地做成了一件事情。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穿凿:非常牵强的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厌倦。
怔怔:呆愣的样子。
笑吟吟:微笑貌。
茶饭无心: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画缯:绘画用的绢。
听读课文
理解内容
领悟主旨
听读课文
理解内容
领悟主旨
听读课文
理解内容
领悟主旨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黛玉指导香菱读诗。
第一层(1)黛玉讲学诗要义。
第二层(2)香菱谈读诗感悟。
第三层(3)宝玉鼓励香菱作诗,黛玉布置诗题。
第二部分:(4~8)香菱苦心学习作诗。
第一层(4)苦思冥想写出第一稿咏月诗。
第二层(5、6)精心构思写出第二稿咏月诗。
第三层(7、8)梦中得诗写出第三稿咏月诗。
请概述香菱学诗的过程:
拜师
读诗
悟诗
作诗
香菱学诗过程图解
拜师
初作——呆
再作——疯
三作——魔——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黛玉教诗
“不以辞害意”,先读王维五言律,再读杜甫七言律,再次读李白七言绝句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不要受缚,放胆去作
“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不像吟月——不扣题)
走近咏月诗,译文共分享
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诗
译
月亮挂在天空夜色微微透出轻寒,
清冷的光辉一片洁白月影一团团。
诗人们为了增添诗兴常常来观赏,
离家的游人怕惹起乡思却不忍看。
犹如翡翠楼边悬挂起一面白玉镜,
又像珍珠帘外悬挂起一面白玉盘。
美好的夜晚何必再来点燃灯和烛,
晴朗的月光辉煌灿烂已照亮画栏。
咏月诗(一)精彩赏析
第一首诗,想象力贫弱,用词落入俗套。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清光”、“玉镜”、“冰盘”代指月亮,这些词语都是
被人用滥了的,毫无新鲜感。“常思玩”、“不忍
观”,直白无味,实在太俗。用“团团”形容月圆亦不妥当。“晴彩”,指月亮的光彩,实属生造词。针对以上的问题,所以林黛玉一针见血地指出“措词不雅”。此诗从开头到结尾都是写月亮,为写景而写景,诗意欠缺,诚然算不上一首好诗。
咏月,属咏物诗,这类诗最忌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出所咏之物的名称,而本诗起句便点出“月”字,
接着一路到底处处写月,
这就使得诗题与内容很不和谐,结构上有拼凑之感。但本诗在平仄、对仗等方面,还是基本符合律诗要求的,所以,黛玉鼓励道,“意思却有,只管放开胆
子去作”。
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香菱神情专注反复斟酌,终于写出咏月诗第二稿
走近咏月诗
译文共分享
咏月(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
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
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
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
余容犹可隔帘看。
诗
译
月照窗棂非银非水令人顿觉微寒,
请来观看晴空万里护着一盏玉盘。
月光下的淡淡梅花浓香使人陶醉,
丝丝垂柳映着月光清露刚刚晾干。
月光洒在石阶之上像是涂上金粉,
又好像是一层轻霜抹上白玉栏杆。
一觉醒来西楼之外人迹已经断绝,
一弯残月隔着珠帘还可最后赏玩。
咏月诗(二)精彩赏析
第二首比第一首有了进步,首联没有直接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月”字,而用“非银非水”诱发读者的想象。玉盘前一个“护”字很有动感,能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可见香菱选词的匠心。尾联出现了诗人的形象,写出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隔帘望月的情景,品来有余韵未尽之意。美中不足的是颈联中的“残粉涂金砌”,“轻霜抹玉栏”之句刻意求新,结果显得牵强生硬,矫柔造作。另外,为了避开正面写月,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月色上兜圈子,颔联和颈联极尽雕琢刻绘之能事,反而显得求雅反俗了。所以黛玉批评第二首诗是“过于穿凿了”。真是一语中的。
“不像吟月,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宝钗的话很有分量,言中了此诗要害之处,有点跑题了。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梦中得了八句。众人看了第三稿,
赞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社里一定请你了。”
走近咏月诗
译文共分享
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
诗
译
明月的光华想去遮掩看来定是很难,
纯洁的形象无比美好本质原就清寒。
捣衣的砧声阵阵传来月光普照大地,
鸡鸣时刻半轮残月告人五更已过完。
游人在江边秋夜闻笛念家之心更切,
妻子在楼头望月思夫默默倚着栏杆。
引得嫦娥无限同情不禁向命运发问:
为什么不让天下有情人都能够团圆。
咏月诗(三)精彩赏析
第三首诗比前两首成熟老练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堪称是一首咏月佳作。首联点题,既写出月亮的特点,形象纯洁,任何东西都无法遮掩它的光华,又寓入身世,说自己出身高贵本质清白美好,聪明和才华是遮掩不住的,
总要表现出来。颔联写月下景致,月光普照大地千里一片银白,妇女忙碌洗衣辛苦干活。雄鸡一唱天将亮,残月仍然高挂苍穹。一幅多么美丽和平的夜景图。颈联对仗工稳,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旅人思乡、闺妇念夫,遥相呼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历历如画。尾联一语双关,既指月圆,也指人间的欢聚。香菱借嫦娥之口向命运之神发出疑问,为什么从小与家人离散至今不能团圆呢 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总之,本诗主题鲜明、想象丰富、意境完整,富有创新,正如林黛玉和姐妹们所称赞的那样“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三首诗,一首比一首进步,第三首最好。
香菱谈读王维诗感悟
她的艺术感染力特别强,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精读课文
深度探究
香菱是怎样学诗的?
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解析其作用
1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4节、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5节、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6节、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8节、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
8节、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以上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属于对香菱的
正面描写
,
作用:主要表现香菱学诗的苦心专心和用心,到了痴迷程度。
精读课文
深度探究
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出神、抠土、皱眉、含笑,各为什么?“出神”,说明香菱此刻已经是浮想联翩。“
抠土”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
“皱眉”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字眼。
“含笑”大约是因为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
这是对香菱进入诗歌构思时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感动每一个人。
1节.
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
5节.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
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
精读课文
深度探究
众人眼中的香菱是怎样学诗的?
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体会其作用。
5节.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5节.宝钗笑道:“你能够象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6节.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
6节.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8节.(香菱从梦中笑道……)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 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6节探春说:“菱姑娘,你闲闲罢。
5节.“这个人定要疯了!”
(宝钗)
4节.“……越发成个呆子了。”
(宝钗)
6节.“可真是个诗魔了。”
(宝钗)
7节.“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钗)
以上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人的语言描写,是属于对香菱的侧面描写。
作用:
通过写宝钗、宝玉、李纨、探春等人的语言来衬托香菱,进一步突出香菱学诗的投入与专注。
林黛玉教诗的境界
(一)好为人师。
(二)善于鼓励。
(三)精通教艺。
(四)提倡自学。
解析:
(一)好为人师
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不像宝钗那样囿于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规矩而推托,反而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
(二)善于鼓励
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是“什么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有了自信心,香菱自然上了劲,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学下去。
(三)精通教艺。
黛玉的诗学思想:
黛玉深谙为诗之道,她既有理论知识,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实践经验,主张以“意”为主,“不以词害意”,这是正确的创作思想。教香菱学诗,也按照由读到学的规律,强调读写结合,在诗歌上追求一“雅”,而决不让言词落俗,所以让香菱一易再易其诗。
她讲述“课程”提纲挈领,道规律,明要旨,深入浅出,使香菱懂得了“取法乎上”的重要性。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香菱循序渐进,要重视积累和感悟。
(四)提倡自学。
不仅如此,林黛玉在教学中更强调自学,重视读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听的综合训练;强调实践和探究。她深谙教学的原理,能做到及时检查反馈、交流讨论、订正总结,从而全面提高成绩。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林黛玉及时点拨“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当香菱拿来第二首诗作时,林黛玉虽然深感婉惜“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直至她最后写出新巧而有意趣的佳作来。
突破难点
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
刻苦好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她的天资好,有较高的领悟力。
3.得到黛玉这个好老师的正确指点。
4.大观园优雅、温暖的环境,使香菱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
突破难点
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链接生活
畅谈体验
香菱苦志学诗取得成功,这个故事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首先,要多读。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
第四,要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虚心求教。
第五,勤于实践,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成功。
总结反思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很有情趣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蕴含深意的一个片段。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课文从小说中节选的这段奇文,实质上是作者曹雪芹诗歌创作理论和创作经验的故事化,借林黛玉对香菱的讲授以及香菱循序渐进的学诗过程,表达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祝你
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