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成果参评
《饮酒》其五教学案例
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李当中学
陈婧
陈均胜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古代诗文组元,除这《诗五首》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胜记。此单元意在积淀精湛美妙的传统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诗五首》中的《饮酒》其五乃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的酒后即兴之作,借之写出了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同时炼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浑然天成的绝妙好辞,千古传诵。
教学本课,侧重尝试
在“趣”“读”中弘扬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文化,如何激趣?怎样高效诵读?是本堂课研究的课题。为此我确定了以下目标:知识目标
在多形式诵读中理解诗意
能力目标
1.在读、说、写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读诗的基本技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诗人远离世俗、怡然自得的隐者心境陶冶自身情操。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意境
教学难点
让21世纪的学生理解作者弃绝官场、归隐田园的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以上目标的制定意在引导学生积淀文化经典名篇,同时习得研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并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吟诵法”。
正如曾国藩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在不断地吟诵中体会语感,积淀传统文化,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艺术风格,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习得学诗的基本方法。
学法上采用“读说悟背”式快乐学习法,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中、在读说悟背中、在静思维中、在互补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同时兼以人文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串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串——背一背——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逛一逛。串诗句中温旧文,诱欲望,巧入课;背三文中固积淀,集经验;读新诗中明文意,出诗味;说理解中究意境,再深入;写“空白”中练想象,展文采;唱诗文中强认识,增兴趣;逛诗海中扩视野,补营养。
教学实际: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多媒体展示)
“串一串”游戏规则:从“不知天上宫阙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今夕是何年”中任找一字,然后吟出一句含有此字的诗(词),再从你所吟的诗(词)句中任找一字再吟一句诗(词),以此类推。分男生组、女生组两大组,准备时间为两分钟,看哪个组串的多…….
(学生分小组活动然后交流)
女生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下飞天镜,云深结海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生鼓掌)
男生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树树皆秋色,山山难落晖。
(师生鼓掌)
师:下面老师来公布成绩:男生组
12个,女生组15
个,女生组略胜一筹。
(师生鼓掌)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高的热情,老师也想串一串,同学们允许吗?
生:(热情很高)好。
师(感情吟诵):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此时学生已唏嘘不已)
师:今天就暂串至此,我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大多我们已经学过,也还有少数即将学习,比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它择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师:提起陶渊明,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哪位同学来简介一下?
生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著名诗人。
师:很好,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生2:我们已学过他的《归园田居》其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师:同学们还能背诵吗?
生齐答:能。(学生齐背)
师:同学们背得非常流畅,那么你们能否各用一句简明的话说说这三篇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生1:五柳先生的性格、读书、喝酒、境况、著文章等让我看到了一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士形象。
生2:《归园田居》其三让我看到了一个怡然隐居的诗人形象.
生3:陶渊明借《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当时黑暗现实的鞭挞。
师:同学们的概括真准,让我们带着这些经验走进他的《饮酒》其五。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时关注课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对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把握有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
(两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准备评价)
生6:我觉得马晶晶同学读得太快,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并且语调的抑扬体现不够。
生7:重音上两位同学都有所欠缺。
师:对这两位同学的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暂不作评价,我请了一位专家来点评,同学们认真听,并做好笔记。用“--”标出短停顿,“-----”
标出长停顿,“↗
”标出扬调,“
↘
”标出抑调,“.”标出重音。
(多媒体播放flash课文朗读)
师:同学们,请根据刚才所听及所做笔记仿读课文,对疑惑处可参照课下注释理解,也可根据自己独到的理解创造性朗读。
(学生仿读课文)
师:同学们,把你们精彩的朗读先献给你的同桌,并虚心地听听他的意见。
(学生同桌互读)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读出你们美妙的旋律,OK?
(学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进步真大!下面我们深入这首诗,和诗人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请看:(多媒体展示)
说一说
1.细察本诗标题、正文及补充的序文“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让你想起了诗人作品中的哪些语句?
2.全诗内容皆由“心远”这一诗眼引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能说出它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的吗?并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谈谈你的理解。(建议用“诗人心远-----------,故能------------------”的句式展示)
3.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的你有何借鉴
(展示作者简介、背景资料:)
陶渊明(
365-427),一名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元亮,浮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有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此外,陶渊明有部分诗文,抒发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愤世嫉俗之情。有《陶渊明集》。
(学生先自主思考,有答案后分小组合作探究)
生1:由标题、正文、序言我想到了《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柳先生传》中的“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和“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生2:诗人心远污浊的社会,故能
住“在人境”却无丝竹之乱耳。此文抒发了诗人回归自然的恬适之情。我要学他面对逆境的乐观。
生3:诗人心远腐败的朝廷,故能赏景之“真意”。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今天的我会吸收他的身处闹市却能心境岑寂。
生4:诗人心远世俗,故有东篱“采菊”的“悠然”。抒发了对官场的厌恶。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人在受到挫折时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棒,的确,诗人心远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故能“大隐隐于世”,处闹市若幽谷,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抒发了诗人弃绝官场、归隐田园的怡然自得之情。在之熏陶下我们要“近墨者”时心要红,处逆境时心要乐,在闹境中心要静等等,更多的启示留给我们的生活吧。(同时完成板书)
师:诗往往留有一定的空白,让欣赏者去遐想、去猜测,去填补。同学们请看:(多媒体展示)
作者在诗尾说:“此中有真意,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已忘言。”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若让你拿起笔,放飞想象的翅膀,你能绘出诗人幸福的田园生活吗?
(学生准备)
生1:诗人面对篱笆边傲霜斗雪的菊花,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嗅香,时而采撷,远处的庐山连绵突兀,夕阳的余辉,使之蒙上了一层银雾,鸟儿归巢,争先恐后地谈论着一天的见闻。
生2:隐居于林间小舍,四周被青翠的竹林所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绕,传达出丝丝幽静,屋前的菊花争相开放,散发出缕缕清香。闲暇之日,时而笑迎菊花,品味黄菊的烂漫气息;时而荷锄田间,享受悠然的劳作之乐。
师:同学们写得真精彩,有了你们的想象,这诗愈发美了。我们来一同吟唱,如何?
(同学们兴致非常高,教师播放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的flash课文吟唱,并提醒学生依板书记住歌词。)
(学几遍后学生吟唱,教室气氛很是热烈)
师:大家一定很有兴趣了解陶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的其它诗文,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诗海。请同学们就老师补充的其余十九篇《饮酒》和与之风格截然不同的《读山海经》其三(金刚怒目式),择取自己喜爱的诗句,或玩味、或吟诵。
(教师下发印制的诗文。)
饮酒二十首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
( http: / / www.21cnjy.com )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鲁迅说过:“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他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读山海经(其三)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在?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在回教室的路上自评一下:这节课你表现得棒吗?下课。
板书设计: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处闹市若幽谷
抒发了诗人弃绝
心
“采菊东篱”的闲适
官场、归隐田园
远
“悠然见南山”的自得
的怡然自得之情
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教学反思:
一、教学流程新颖、科学、实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堂课以“诵读”为主线,以“串一串——背一背——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唱一唱——逛一逛”为弘扬策略。串诗句中温旧文,诱欲望,巧入课;背三文中固积淀,集经验;读新诗中明文意,出诗味;说理解中究意境,再深入;写空白中练想象,展文采;唱诗文中强认识,增兴趣;逛诗海中扩视野,补营养。既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教学策略三结合,即快乐与求知相结合、新旧知识结合、课内外结合。从教学效果来看,非常成功。
二、课堂上教师的衔接语、评价语较为单一;新课内容较少,对之的探究还很肤浅。
三、教学疑惑:在语文课堂上温故旧知识,拓展非课内传统文化,这个“度”该如何把握,这样设计是否喧宾夺主?
作者简介:
陈婧,女,30岁,刘猴镇李当中学语文教师。市骨干教师、省优质课教师,多篇论文、案例在省市级获奖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