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第五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的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21cnjy.com
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 于是他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 ……”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3、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4、《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5、“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6、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的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7、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8、《全球通史》:“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9、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10、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周天子的妻妾
周天子的儿子
原配妻子
二子、五子
妾一
长子、三子
妾二
四子、六子
A.长子 B.二子 C.四子 D.五子或六子
11、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这表明(?? ?) 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 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 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
13、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2·1·c·n·j·y
1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15、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6、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17、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18、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 A.罗马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达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19、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一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 第三次征服” 的是(?? )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公正平等的罗马法调动了罗马人的参政热情 C.罗马法使审判 、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1、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对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2、英国有一句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监督,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4、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 “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21教育网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
26、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27、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9、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21*cnjy*com
30、太平天国颁行的《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贏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一
仙鹤
狮子
玉
二
锦鸡
狮子
花犀
三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四
云雁
虎豹
带饰
五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六
鹭鸶
彪
素银
七
鸂鶒
彪
素银
八
黄鹂
犀牛
乌角
九
鹌鹑
海马
乌角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分)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分)www.21-cn-jy.com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32.(14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6分)21·世纪*教育网
?
?
?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分)2-1-c-n-j-y
?
?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来源:21cnj*y.co*m】
??????????????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出处:21教育名师】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2分) 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版权所有:21教育】
?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21*cnjy*com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四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2分)
据材料二,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6分)
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6分)www-2-1-cnjy-com
高二历史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C A B B A;6---10:C D A C B;11--15:A C B B B;
16--20:C C A D D;21--25:A B D B A;26--30:B D D A A
二、材料题
31.(1) 制度: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或中央机构)、地方实行郡县制度。(4分)核心:皇权至上。(2分)
(2)不同: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不同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任答两点,得2分)实质:反映了君主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3)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任答两点,得4分)
32.(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2分)
方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任答两点,得4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任答两点,得4分)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2分)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2分)
33.(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2分,如只答贵族奴役穷人得1分)
(2)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役;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原主;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任答两点,得2分) 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2分)
(3)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2分)
(4)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2分)
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任答两点,得2分)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