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卫风·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内容:形式: 手法: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汉以前被称为 或 。《诗经》是我国 诗歌的创作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 《 诗三百》风 雅 颂赋 比 兴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四言为主,重章反复民间乐歌宫廷乐歌宗庙乐歌和舞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风
雅
颂赋
比
兴 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1)结构上:
①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②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③所插入的比兴句起了暗示作用,暗示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2)内容上:
①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吻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作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②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
(3)表达效果上:
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氓》恋爱婚变决绝章节:一 二三 四 五六人物:女: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亦已焉哉 !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反是不思(憨厚老实)(热情纯真)(自私变心)(辛苦蒙辱)(冷酷无情)(毅然坚决)(对比)情节: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决心(赋) 恋爱婚变决绝热情
幸福沉痛
怨恨清醒
刚强情节感情基调结构总结:“恋爱”部分(1-2章)—— 温柔、善解人意、体贴、痴情。
依据: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变”部分(3-5章)—— 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依据: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决绝”部分(6章)—— 刚烈、坚强、清醒、理智。
依据: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试评价诗中女主公形象 是一个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温柔、坚强.婚前,纯真热情,婚后辛苦而蒙受耻辱.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可见其清醒刚烈的特点。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鉴赏要点1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鉴赏要点2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女主人公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氓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鉴赏要点3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结《氓》以赋为主,兼用比兴,通过对比演绎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悲剧的情节反而成就了女主人公坚贞自尊的人性之美。使我们的心灵在鉴赏与感悟中受到荡涤。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拓展阅读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致橡树》赏析《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补充(成语) 1、二三其德
时而二,时而三。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二三:没有定准) 2、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3、白头偕老
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 4、总角之交
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指代幼年) 5、信誓旦旦
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点此播放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