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群体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 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倾国倾城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曰:诗 可 以 群 可 以 怨 使 穷 贱 易 安 幽 居 靡 闷 莫 尚 于 诗 矣。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古诗十九首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5.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又名《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3.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感情。4.内容主题:游子思乡、闺人怨别、游宦无成、生命短暂。
情感基调:感伤、苦闷。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思慕的人身在远方。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品读:你认为诗歌描写“采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作用? 诗歌开头两句有哪些意象 ?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特点高洁 优雅 庄重 佳人之花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爱情之花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茫然而痛苦的心情。
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男子。你怎么看?
问题探究抒情主人公是谁? “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看法一 “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抒情主人公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采来芳草寄给自己“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发出“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感叹。
看法二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I can only bury(掩埋) it in my heart despite the unbearable(无法忍受的)?yearning(思念) But we cannot be together when we love each other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关于“芙蓉”这个意象:“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纯洁的代表。
2、“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芙蓉和涉江,兰泽,芳草,远道,旧乡等意象一起组成了意境。1、 “涉江”,除了渡江之外,还是屈原的一部作品《楚辞·涉江》,写屈原被贬流放,暗含流浪在外之意。
2、“远道”“旧乡”,也似乎暗示是外出的男子对故乡的回望 。
3、把“芙蓉、兰和芳草”放在一起看,容易想到的是屈原在《离骚》中,以各种香草比喻美德和高洁的品质。
——抒情主人公似乎也可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