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孔子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字目的内容,归纳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道法自然一、老子1.代表作:2.主要思想:《道德经》无为而治老子与《道德经》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双方,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骑牛图泉州市-清源山老子塑像你对孔子知道多少?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44页第二部分的内容,找一找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提出了那些主张?自主探究仁:礼:政治上: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体贴别人;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为政以德思想上:二、孔子1、伟大的思想家2、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都不相同,孔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的学生呢?因材施教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贡献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rǎn]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如果有要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如果有要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因材施教据说,孔子一生教过三千个学生,其中成就高的有七十二人。在这些学生中,孔子最疼爱的就是颜回。孔子-懂得谦虚有一次,孔子与子贡边散步,边聊天。孔子问子贡:“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比较聪明?”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他呀,听见一件事,就可以悟到十件事,而我呢,最多悟到两件事罢了。”
孔子:“你说得对,在这方面你比不上他,我都比不上他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的影响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孔
子
讲
学
图《论语》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祭孔大典的精彩瞬间孔府大门孔府至圣庙坊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大孔庙。孔子在首尔孔子在柏林 全球范围的祭孔,是世界人民肯定孔子思想价值的行为。
说明孔子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在当今社会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都产生着持久的、巨大的影响力。 今天,为什么全世界都在纪念他?有什么意义?想一想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三、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封建制度确立思想文化的发展“百家争鸣”牛耕和铁器的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发展;(2)各国竞相改革,拥有文化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3)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墨 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2、孟 子 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3、庄 子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4、韩 非 子韩非子主张施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治国之儒家:道家:法家:以“礼”治国无为而治法治
百家争鸣的影响:相互辩驳,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班上晚自修的时候,不少同学因为种种的原因,喜欢讲小话,如果以下的三家代表人物是你的班主任,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来解决晚自修有同学讲话的问题呢?儒家道家法家畅想天地儒家:道家:法家:要找他谈话,跟他讲道理,给学生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教育。就由他去讲,讲到他不想讲为止,让他自己觉悟、自我改正。要制定一些制度,对讲话者应重重地罚,狠狠地罚,才能让大家重视班规,遵守班规。诸子百家学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主 要 思 想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道家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法家!课堂练习1、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C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C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
A.“仁”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A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C5、“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C6、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B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线索一: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线索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线索三:认为“民贵君轻”答案:孟子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线索一:这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学论著线索二:书中记录的言论非本人亲自编著线索三:书中记录了儒家思想答案:《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