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2过关检测:第1章 功和功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2过关检测:第1章 功和功率(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6-05 07: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4·福州文博中学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
B.功的大小只由力和位移决定
C.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D.把重1
N的物体匀速举高1
m,克服重力做功为-1
J
解析:选C.功是标量,功的正、负只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故A错误;功的大小由力、位移及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决定,故B错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故C正确;D项中克服重力做功为1
J,故D错.
2.(2014·福建四地六校月考)篮球比赛是人们比较喜欢且普遍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一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甲通过空中将篮球传给运动员乙,运动员乙接住篮球后扣篮得分,在传球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甲对篮球做正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负功
B.运动员甲对篮球做负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正功
C.运动员甲对篮球做正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正功
D.运动员甲对篮球做负功,运动员乙对篮球做负功
解析:选A.在传球过程中,甲将球抛出,甲对球做正功,乙接球过程中,乙对球的力是阻力做负功,故选项A正确.3.在建筑工地上,需要把一车水泥运到楼顶,如果工人用手搬运,需要8名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才能搬完,但如果采用吊车搬运,只需1名工人工作1小时就能搬完,这件事说明了(  )
A.使用机械能够省功
B.使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工人用手搬运时,克服水泥重力做功多
D.吊车克服水泥重力做功多
解析:选B.搬运相同的重物时,使用机械与不使用机械克服重力做功相同,所以C、D均错;使用机械时要多做额外功,故A错;使用机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做较多的功,即工作效率提高,故B正确.
4.(2014·福建康桥月考)世界大力士比赛中,某选手先用4
000
N
的力将一辆卡车在冰面上拖行100
m,再用4
000
N的力将一辆货车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拖行100
m.该选手前后两次做功的大小(  )
A.该选手对卡车做的功多
B.该选手对货车做的功多
C.该选手对卡车和货车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选C.由功的定义W=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和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相等,故做功一样多.
5.如图所示,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人从车的左端加速向右端跑动.设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平板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均做负功
B.f、f′均做正功
C.f做正功,f′做负功
D.因为是静摩擦力,f、f′做功均为零
解析:选B.要注意人与平板车之间为静摩擦力,人受到的摩擦力f水平向右,与人的运动方向一致,做正功;平板车受到的摩擦力f′水平向左,与车的运动方向也一致,做正功,故B正确.
6.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落月.已知火箭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推力为3.4×106
N,火箭与卫星的总重力为1.7×106
N,求当飞行速度达到10.9
km/s时,火箭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大(  )A.1.85×1010
W
B.3.7×1010
W
C.3.7×107
W
D.1.85×107
W
解析:选B.发动机的功率P=Fv=3.4×106×10.9×103
W=3.7×1010
W,故选项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当对它施加如图甲所示的拉力F,使它由静止发生位移s,对它施加如图乙所示的拉力F,使它由静止发生位移s,F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α,则关于做功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F做功多
B.两图中F做功一样多
C.图乙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D.甲、乙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解析:选BC.力F做功WF=Fscos
α,两图中F做功相同,A错、B对;由于摩擦力f甲=μ(mg-Fsin
α),f乙=μ(mg+Fsin
α),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W甲=f甲s=μ(mg-Fsin
α)s,W乙=f乙s=μ(mg+Fsin
α)s,C对、D错.
8.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解析:选AD.皮带之所以能运动起来,是人对皮带的摩擦力充当了动力,故A正确;摩擦力的大小与阻力相等,故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故D正确.
9.质量为2
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撤去F,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对物体做功150
J
B.拉力F对物体做功500
J
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
解析:选AD.设摩擦力大小为f,在0~2
s内,a1=2.5
m/s2,F-f=ma1,位移s1=
m=15
m,
在2~6
s内,a2=-2.5
m/s2,s2=
m=20
m,只受摩擦力f作用,故f=-ma2=5
N,代入上式得F=10
N,则拉力F做功为WF=F·s1=150
J,摩擦力做功Wf=-f(s1+s2)=-5×(15+20)
J=-175
J,即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
10.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A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自由下落,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
A.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D.到达底端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解析:选AC.B物体自由下落,下落时间tB=,末速度vB=,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做功WB=Gh,所以平均功率B==G
到达底端的瞬时功率
PB=G·vB=G·
A物体沿斜面下滑,a=gsin
θ,
下滑时间tA==
末速度vA==,方向沿斜面向下
重力做功WA=Gssin
θ=Gh
平均功率A==Gsin
θ
到达底端的瞬时功率
PA=G·vAsin
θ=Gsin
θ
所以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
又A、B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方向不同,选项D错.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的底端放着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一个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将此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推距离l,试求:
(1)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解析:(1)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有
F=mgsin
θ+μmgcos
θ(2分)
故WF=Fl=(mgsin
θ+μmgcos
θ)l.(1分)
(2)Wf=-μmgcos
θ×l(2分)
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μmglcos
θ.(1分)
(3)WG=mglcos=-mglsin
θ(2分)
故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lsin
θ.(1分)
(4)W总=WF+Wf+WG=0.(3分)
答案:(1)(mgsin
θ+μmgcos
θ)l (2)μmglcos
θ
(3)mglsin
θ (4)0
12.(14分)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测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已知物重G=4.5
N,用弹簧秤向上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使重物升高0.1
m,弹簧秤示数为2
N.求:
(1)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多大?
(2)如果测出动滑轮B重为1.2
N,那么这个实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解析:(1)滑轮组的有用功
W有=Gh=4.5×0.1
J=0.45
J(3分)
总功W总=F×3h=2×3×0.1
J=0.6
J(3分)
机械效率η=×100%=×100%=75%.(3分)
(2)根据功的原理得
W总=W输出+W损失(2分)
即0.6=0.45+1.2×0.1+W摩
所以W摩=0.03
J.(3分)
答案:(1)75% (2)0.03
J
13.(16分)如图所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
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m=1.02
m/s的匀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
s末的输出功率.
解析:(1)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等于重物重力,即F=mg时,v=vm=1.02
m/s,此时功率最大,(2分)
Pm=Fv=mgvm
=5×104×1.02
W=5.1×104
W.(2分)
(2)匀加速运动的末状态P=Pm,(3分)
由F′-mg=ma,知F′=m(g+a),(2分)
此时速度v0===1.0
m/s,(2分)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5
s.(2分)
所以第2
s末的瞬时功率
P′=F′v=m(g+a)at1=2.04×104
W.(3分)
答案:(1)5.1×104
W (2)5
s 2.04×104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