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年度上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年度上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05 10: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月月考语文试卷

90
分钟,
100


班级
姓名
一、基础·运用
(共22分)
下面加点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别扭(biàn)
商酌(zhuó)
诲人不倦(huì)
B、累赘(léi)
妥帖(tiē)
鲜为人知(xiān)
C、拖沓(tā)
修葺(qí)
悲天悯人(mǐn)
D、侮辱(wú)
竹篾(miè)
晶莹剔透(t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迷芒
竹蔑
山寨
驿路梨花
B、陡峭
契约
达观
如视重负
C、监督
恳切
挚友
颠沛流离
D、譬如
烦燥
朦胧
以身做则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B、春节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D、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是作家张中行悼念老者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我张中行与贾平凹和金克木共称为“燕园三老”。
B、《驿路梨花》中传递了浓浓的雷锋精神。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叶圣陶先生的原名为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长篇小说《倪焕之》
6、默写(共7分)
(1)
,驿路梨花处处开。
(2)《游山西村》中蕴含着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3)《贾生》中作者借古讽今,讽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民生的诗句是


(4)《泊秦淮》中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濯清涟而不妖:水波
B、亭亭净植:竖立
C、临湖赏荷:靠近
D、少时:一会儿
8、《古汉语词典》对“之”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与“花之君子者也”中“之”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A、何陋之有?
B、友人惭,下车引之。
C、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D、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9、甲文中作者是如何阐述“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观点的,请结合第二自然段具体说明。
(2分)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名著阅读(共11分)
江姐又叫
,他的丈夫是

白公馆的别称

在渣滓洞出生的孩子叫什么?
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
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_
_
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谁死在了渣滓洞中
成瑶化名
,是《
》的记者。
《红岩》作者是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①草帽的世界,是一首温婉美丽的诗。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浸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湿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尚荣耀的徽饰。【D】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9.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
(①)→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②)→(③)




20.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2分)
乡人们欢呼着!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2分)
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3分)
23.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和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2分)
五、作文(共40分)
24、小作文。
请以“起风了”为开头,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
(1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30分)
题目一: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朝花夕拾》,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终生难忘的恩师——藤野先生。“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力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在这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鲁迅先生对恩师的一片深情。在你的成长中,也有如“藤野先生”一样普普通通却给你带来很多积极影响,让你心存感激的人吧!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以“我生活在_______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