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达标 我会做(33分)
一、字词广场(29分)
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6分)
嘲笑(cáo cháo) 侵犯(jìn qīn) 长吁短叹(xū yù)
开垦(kěn gěn)
土壤(rānɡ rǎnɡ)
小心翼翼(jì yì)
2.辨字组词。(4分)
3.正确书写词语。(5分)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4分)
(1)幼龟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 )
(2)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
(3)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4)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
5.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不( )不( ) ( )心( )欲 横( )竖( )
枯( )烂( )
( )先( )后
鱼( )而( )
6.根据课文内容,用“√”标出括号里恰当的字词。(4分)
(1)我和七个同(伙 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2)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风风火火 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偿 补救)吧。
(3)三次不同的(实验 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 搭配)起来探路的。
(4)科学家认真(研发 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现 发明)了飞机。
二、句子花园(4分)
7.改为陈述句: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一座知识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综合训练我能行改A.tif"
\
MERGEFORMAT
综合训练 我能行(19分)
三、语言感悟(8分)
9.积累。(根据提供的语句组成四句谚语)
风雨不久到 冬雾雪 鸡迟宿 晒谷不用翻 春雾风 天上鱼鳞斑
晚霞行千里 鸭欢叫 秋雾阴 朝霞不出门 夏雾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本透视(6分)
10.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引起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治理好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类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________的形体,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五、思想交流(5分)
13.
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归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他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读写应用我来秀改A.tif"
\
MERGEFORMAT
读写应用 我来秀(48分)
六、课内阅读(11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4.“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2分)
15.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发现( )
16.从选文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3分)
17.对选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七、课外阅读(12分)
蚂 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后,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会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传递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触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方向。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能给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一些宝贵的科学资料。
18.用“\”将文中“( )”里不合适的词划掉。(2分)
19.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20.这篇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1.第三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2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2分)
(1)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乱跑起来。( )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23.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写我心(25分)
2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说一说,你从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拿起笔来写一写吧!不少于350字,题目自拟。
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
一、
1.
2.示例:
3.返回 愚蠢 彻底 避开 揭开
4.示例:(1)危难 (2)冷漠 (3)启发 (4)灾祸
5.折 扣 随 所 七 八 枝 叶 争 恐 贯 入
二、7.人类的老师就是自然。
8.示例:海洋不但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而且是一座知识宝库。
三、9.(1)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四、10.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11.自然原因 人为破坏 防止水土流失
12.飞机 鲸
五、13.示例:动物和我们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小强,你还是把青蛙放归大自然吧!
六、14.ài 艹
15.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16.嘴 声音 耳朵
17.B
七、
19.如果 就 只要 就
20.C
21.设问
22.(1)√ (3)√
23.示例: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很有价值
八、24.思路指导:写此类文章时,要把观察的过程写具体;重点是“启发”,要用简练的话概括出本次习作的中心。注意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