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八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邢台八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05 18: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1-5题 2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咫(zhǐ)尺蓬蒿(gāo)秤砣(tuó)
苔藓(tái)
B.呐(nà)喊挑衅(xùn)罗布泊(bó)河堤(dī)
C.拍(pāi)板凋(diāo)零慷慨(kǎi)大方
D.牟(móu)取哂(shàn)笑裸露(lù)惩罚(ch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不自量力
荒凉箫瑟
前扑后继沾沾自喜和煦
B.喜形于色
苍皇逃窜
胸有成竹狼藉班班缄墨
C.相形见拙
难以致信
鼠目寸光
美味佳肴媲美
D.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吞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4.某校八年级四班仿照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认识《朗读者》】
(1)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3分)
伶熙紫杉 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
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kid.666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出彩“开场白”】
(2)下面文字是某一期《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请修改画线句,使之和前面两句的句式一致。(2分)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直面厄运,永不退缩,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 ,是司马迁的选择……
【试做“朗读者”】
(3) 请仿照示例,为班级开展的“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3分)
主题词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1
“第一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难忘而宝贵,并获得了有益的人生经验。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李商隐)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李煜)
(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6-21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www.thn21.com / wen / g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14分)
扬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释】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昔公去相而守于此 (2)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____________
(3)岁丰人和____________ (4)而以书来属予记之____________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 胜。
译文: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
11.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三、阅读《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回答12-15题。(14分)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 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í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12.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有营养 请具体说明。(4分)

13.请仔细阅读第②—④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理是:能___________________;能抑制亚硝酸盐与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
14.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

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题。(14分)
在我自己的法庭上受审,“记忆”出来作证,证实了我从昨夜以来所珍藏的希望、意愿和感情,证实了过去近两周中我所任其自流的总的思想状况;“理智”出来,以她独有的安静方式叙述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表示我怎样拒绝现实,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我宣布了这样的判决:
  没有一个比简·爱更大的傻瓜曾经呼吸过生命的气息;没有一个更会幻想的白痴曾经过量贪食甜蜜的谎言,把毒药当作琼浆吞咽。
  “你,”我说,“是罗切斯特先生喜欢的人吗?你有天赋的力量讨他喜欢吗?你有哪方面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吗?去你的!你的愚蠢叫我恶心。你从偶尔的喜爱表示中得到了乐趣,可那只是一个名门绅士,一个深通世故的人,向自己的下属、向初出茅庐的人作出的暧昧的表示啊。你怎么敢?可怜的愚蠢的受骗者!连自私自利都不能使你变得聪明些吗?今天早上居然还反复地回忆昨夜那短短的一幕?——蒙起你的脸来感到害羞吧!他说了些赞美你眼晴的话,是吗?瞎了眼的自负的人!抬起你的烂眼睑,瞧瞧你自己那可诅咒的糊涂吧!在比她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受宠若惊,而他又不可能有娶她的意图,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让爱情之火偷偷地在心中燃烧,而这种爱情,如果得不到回报或者不被发觉,那一定会毁掉培养爱情的生命,如果被发现或者得到反应,那必然会象鬼火似的引人走进泥泞的荒野,而不能自拔。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发疯。
  “那么,简·爱,听着你的判决:明天,放一面镜子在你面前,用粉笔如实地画下你的尊容;不能缩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要在下面写上:‘孤苦无依、相貌平凡的家庭女教师肖像。’”
“随后,拿出一块光滑的象牙——你画盒子里面有一块备着;拿出你的调色板把你最鲜艳的、最优良的、最纯粹的颜料调和起来;挑你最精致的驼毛画笔,仔细地画出你想象得到的最可爱的脸的轮廓,用你的最最柔和的浓淡色调和悦目色彩着色,就按照菲尔费克斯太太所描绘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模样来画;记住乌油油的鬈发,东方人的眼睛;——怎么!你回到罗切斯特先生身上来找模型。命令你!不准哭鼻子!不准伤感!——不准懊丧!我只容许理智和决心。想想庄严而又匀称的轮廓,希腊式的脖子和胸脯,让滚圆的、炫目的胳膊可以看得见,还有一只纤手;既不要省去钻石戒指也不要略去金手镯;如实地画出服装、薄薄的花边、闪光的缎子、雅致的围巾和金色的玫瑰花。称它为‘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布兰奇’。”
“将来不管什么时候,你偶然幻想罗切斯特先生对你有好感,你就把这两张肖像拿出来比较一下,说:只要罗切斯特先生愿意努力一下,他也许就可以赢得那位高贵女人的爱;你看他可不可能对一个赤贫的、无足轻重的贫民,浪费一点心思来认真考虑呢。”
  “我就要这样做,”我下了决心;主意已定,我心里平静下来,于是便睡着了。
我遵守我的诺言。用粉笔画我自己的肖像,只花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而我画一张想象中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象牙小像,却花了我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那张脸看上去是够可爱的,和我那用粉笔画的真实头像比起来,对比之鲜明已经达到了自我克制所能希望达到的极限。我从这件工作上得到了好处;它使我的头脑和手都忙着,它使我想不可磨灭地印在我心上的那个新的印象变得强烈而固定。
不久,为了我这样强迫自己的感情经受的有益训练,我有了向自己祝贺的理由。多亏有这种训练,我才能够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要不是有了这样的准备,哪怕在表面上,我也许都是无法保持镇静的。
(选自《简·爱》第十六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改)
16.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简·爱是一个怎样的女性。(4分)

17.揣摩下列词句,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说说“吞噬”这个词的表达效果。)
















(2)不能缩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这句话连用几个“不能”,有什么作用?)


18.简·爱为什么要画自己的肖像?为什么又画了英格拉姆的肖像?(3分)























19.读文末画线句,请结合原著,列举简·爱后来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的一件事。(3分)


20.作文。(50分)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
内容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或丰富善感的内心世界,提倡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表真意,
注意作品的生活气息,突出时代性。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3分)C
2.(3分)D
3(3分).D【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A项主宾搭配不当。“龙宫是季节”不对,可将“季节”改为“地方”;B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构成”前加“能否”;C项成分残缺(缺乏宾语中心词),可在句末添加“的服务”。
4.(8分)(1)(3分)《朗读者》这个节目值得一看。它是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用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体验给观众带来情感触动。相信你看了之后会喜欢这个节目的。(3分,任意三点即可)
(2)(2分)示例:面对屈辱,发愤著史
(3)(3分)主题词和课本故事一致(1分),理由(2分)。
5.(6分)(1)相见时难别亦难(1分)(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分)(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分)(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
第二部分(47分)
一、(5分)6.(2分)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7.(3分)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二、(14分)8.(4分)(每空一分)((1)离开(2)第二年(3)和乐(4)通“嘱”,嘱咐,嘱托。
9.(3分)我看了敬夫的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的学生翻译能力,并不是很难的翻译题。句式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忽略上下文,将“书”错译。“书”从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书信”的意思。另外,句中还有两个“之”字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结构助词“的”。“胜”在此处是“佳处”的含义。
“予”是“我”的意思。这些实词和虚词都是较为常见的。
10.(3分)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
11.(4分)(1)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2)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答案都出现在本文第二段。即使不能快速读懂全文,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敲出来。另外,本题共4分,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确定为答案应该是两点。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挡着高墙,不能排除滞塞之物、迎纳清旷之气,而感到不快。于是在
它的南面,开门筑路,直达白河,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楼台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江水奔流,。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蒙,云气昏晦,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显现。于是敬夫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 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
被贬官到这里,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高吟诗,总是飘飘然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
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真想和敬夫一起在上面游览,眺望江山,观看地形,考察它们所以如此的原因,然后相互劝酒,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
以前的他的风采,差不多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张公距今已很久了,而读他书的人,无不有感于他的境遇,合上书本,深深地叹息。这是因为辨别是非邪正,天理本
应如此,故人们不能无动于衷。登上这楼的人,在这也可以反顾自身,而有所感悟了。
对于此楼,我既然未能前往观赏,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唯有逐一陈述敬夫的原话,并附上自己的感慨,以供后世君子观看。
三、(14分)
12.(4分)指抗坏血酸。(2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
13.(4分)(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2分)
14.(2分)((2)“败家”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血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一种物质——脱氢抗坏血酸。(1分)
15.(4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2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
四、(14分)
16.(4分)从简·爱反省自我中,可以看出她有极强的自尊心;从简·爱认识自己的“尊容”,不确认地位高贵的罗切斯特喜欢自己,可见简·爱有自卑心理(有自知之明);从简·爱克制爱情,不准自己哭泣、伤感中,看出她感情上克制、镇静、坚毅;从简·爱执行画肖像的行为可见她言行一致(做事利索)等(答出一点且有分析给2分;答出两点且有分析,4分,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17.(4分)(1)“吞噬”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爆发之强烈、迅速,同时又暗含对此强烈情感的自省。(2分,答出一点得2分,意对即可)
(2)连用三个“不能”,通过排比,强烈地突出了简·爱对自己的告诫,写出了她的自知之明(自尊)。(2分)
18.(3分)简·爱画自己的像,是为了提醒自己理智看待自己相貌的平庸,不要对罗切斯特怀有非分之想。画英格拉姆像,是为了将其漂亮的容貌与自己做对比,劝自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幻想。(平庸,非分之想,对比,三个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可得3分)
19.(3分)示例(事例与“体面的镇静态度”相关即可):
罗切斯特在桑费尔德庄园家宴上向英格拉姆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了屈辱,审视着自己的平庸,静静地理智地离开客厅。
罗切斯特扮女巫给简·爱算命,以试探简对他的感情,简·爱虽然很喜欢罗切斯特,但仍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理智巧妙地平静应答。
阿黛勒需要上学,面对罗切斯特的挽留,简·爱做出了有关“平等”理智而经典的回答。
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努力克服内心的悲痛后,简·爱理智地离开。
圣约翰向简·爱求婚无限接近成功的时刻,简·爱又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声音在不断地呼唤她,简·爱明白对圣约翰只是感激,真爱只在罗切斯特身上,于是毅然理智离开,重回罗切斯特身边。
第三部分20.(50分)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