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新版七下第5课 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新版七下第5课 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6 07: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导入新课《玄宗幸蜀图》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安禄山史思明第5课 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朝政腐败材料一: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材料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一、安史之乱1、原因(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杨贵妃李隆基(685~762)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2、经过:(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2)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755年材料一:北方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根据材料,说说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3、影响: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二、唐朝衰亡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国势江河日下,王朝统治日渐衰颓。朝廷内部也出现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的局面。2、经过: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带来致命打击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2、经过:3、结果:朱温叛变,起义失败。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三、五代十国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根据课本知识,回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1、历史根源:唐朝藩镇割据。2、统治特点五代:中原地区陷于连年混战,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端痛苦。
十国:南方经济水平空前发展
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经济在有一定的发展。统一是必然趋势3、历史影响本课小结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夺权由盛转衰致命打击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课堂小结唐朝的兴亡过程课后活动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