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7 09: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纵然盛唐气象,也有繁华落尽的时候,安史之乱,开元盛世从此成为中晚唐人心目中的一个梦境——`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白居易《长恨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
更迭与分立原因经过原因经过结果 五代十国更迭特点影响① ②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影响唐朝灭亡755年—763年907年——960年875年—884年618年——907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原因 杨玉环(719年-756年),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李林甫杨国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原因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②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及军力从唐睿宗开始,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在边疆地区设立节度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原因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②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后来被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语言天才和舞蹈专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经过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史思明(703年—761年),突厥人,其貌不扬,懂六蕃语。 755年,他与安禄山一道,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
15万南下反唐。
759年,史思
明称大圣周王。
761年,史思明
被史朝义与部将
谋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经过 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马嵬坡兵变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安史之乱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爆发:755年
平定:763年历时八年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影响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②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820年-884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曾多次与唐廷官吏进行武装冲突。以反对缴租税,服差役。875年,黄巢与兄侄八人起义。878年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880年黄巢军入洛阳,后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884年,黄巢败死狼虎谷。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经过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起兵反唐转战江南拥兵北伐称帝长安败亡齐鲁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敲骨吸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韦庄《秦妇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结果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以失败告终,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灭亡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的更迭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 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特点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你从上表中能看出五代的开国君主有哪一共同特点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影响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北方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