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区值、梅岭中学等六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区值、梅岭中学等六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6 15: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试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
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21·cn·jy·com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幕的正式开启,人们对其历史更加关注。如表关于“一带一路”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史实
结论

张骞出使西域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丝绸之路通到安息
说明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只达两河流域

西汉时西域的葡萄、核桃等传入内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

隋文帝开凿大运河
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出处:21教育名师】
A.自由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公正性
5.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科技创新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改进造纸术 ②司南的出现 ③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④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6.“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7.“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有关这一主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C.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康熙帝册封五世达赖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8.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9.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哪在时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前后 D.新文化运动
11.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1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21·世纪*教育网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3.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英国革命呼唤着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
15.以比较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亚历山大二世作为著名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www-2-1-cnjy-com
A.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建立了资产阶级帝国,打击了封建势力
C.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年,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21*cnjy*com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2-1-c-n-j-y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 下列《世界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版权所有:21教育】
年份
1850
1870
1890
1900
1913
指数
9
20
41
59
100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③殖民扩张获得巨额利润④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罗斯福新政
20. 罗斯福新政时期工程规划署印发了一张海报《工作付酬的美国》,这宣传的是新政的哪一项措施?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 C.兴办公共工程 D.对工业的调整
21. 下列不属于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的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D.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2.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21*cnjy*com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C.美苏两极格局局面正式形成 D.“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23.2010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篇社论表明
A.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24. 扬州建城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沟建邗城,今年是扬州城建城多少周年。
A. 2499 B. 2500 C. 2501 D. 2502
25. 近代扬州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下列属于不属于扬州近现代历史名人的是
A. 朱自清 B. 史可法 C. 江上青 D. 吴征镒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三题,26题9分;27题8分;28题8分,共25分)
26.(9分)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打破了商周以来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开民间办学之风,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以教育为其终身事业的文化工作者。 孔子倡导根据学生个性给予针对性的点拨,对于后世教育工作启发甚大。
(1)根据材料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2分)
材料二: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2)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1分) 他主持的变法中教育方面的内容是什么?(1分)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以白话文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3)这一运动中谁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显示了显示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分)
材料四: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1分)
材料五: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5)材料五是指哪一学制?(1分)阅读材料四、五归纳,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近代教育的发展上有哪些特点?(2分)www.21-cn-jy.com
27.(8分) “中国梦”,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梦醒时分】
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割台湾,偿白银两百兆始。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
(1)材料一中梁启超说的“唤醒吾国四千年大梦”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
【团结之梦】
材料二
(2)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复兴之梦】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3)新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错误是什么?(1分)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1cnjy.com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的名称。(2分)
(5)请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所追求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2分)
28.(8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许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哲人”都有谁?(至少两位,1分)“大规模社会改革”在此后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
材料二: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
(2)根据材料,归纳近代英国首先进行工业生产革命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1分)
材料三: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列宁
(3)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有何转变?(不得摘抄原文,1分)
材料四: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大国崛起》21教育网
(4)材料中,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明智试验”,“明智”在哪儿?(1分)
材料五: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2015年12月16日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
“地球村”最早在15世纪开始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逐渐形成的?请举一例说明互联网技术对你学习或生活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六:
联合国 欧盟 世界贸易组织
(6)根据材料六,概括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1分)
九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A
D
A
C
D
A
D
D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C
C
C
C
A
D
B
D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25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9分,第27题8分,第28题8分,共25分)
26.(9分)
(1)创办私学,因材施教。(2分)
(2)优先发展教育;废除八股文。(2分)
(3)鲁迅。(1分)
(4)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分)
(5)《奏定学堂章程》;(1分)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早,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早,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更普遍(至少答对两点,2分)2·1·c·n·j·y
27.(8分)
(1)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1分)
(2)得到美国、苏联等的援助,国共合作抗日。(答对两点即可,2分)
(3)大跃进(1分)
(4)“让世界进入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等。(1分)
“中国走向世界”:加入APEC、WTO。(1分)
(5)国家独立、国家统一、民族富强或民族复兴。(至少答对两点,2分)
28.(8分)
(1)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1分);法国大革命。(1分)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分)
(3)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分)
(4)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1分)
(5)新航路开辟;上网搜集学习资料,网上购物等。(2分)
(6)和平与发展。(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