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东省优质课(课件+教学设计+教师用教案+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山东省优质课(课件+教学设计+教师用教案+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6-06 20:58:17

文档简介

课前分组找组长,预习第一部分内容,认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写板书。
上课
楼兰,听说过吗?他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03年科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具女性干尸,恢复其原有的容貌,命名为小河公主,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失落的神秘——楼兰古城。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楼兰的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
(播放视频)
从视频中我们发现,昔日草木茂盛、河渠纵横的楼兰王国慢慢被流沙吞没,那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发生了改变?
(提问)——回答(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
都变了,那这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今天我们就以楼兰的变迁为例来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请同学们看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对于楼兰的消亡一直流传着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导致的,也有人说是水文的变化,还有人认为是生物的变化,土壤的变化,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在楼兰消亡的过程中到底哪一种要素的变化最为重要呢?下面我们就分角色研究这个问题,请各小组长到前面抽签,决定你们组要扮演的角色。
(抽签)
请各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全体同学起立,找到你的组长,按照组长的统一安排,合作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派一名同学去其他的小组打探一下他们的观点,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小组讨论开始。
(请同学们注意温馨提示)
(讨论6——7分钟)
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你们的观点。在一个小组阐述完观点之后其他小组可以对他们提出疑问,哪个小组先来?
这是水文组的观点,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
从水文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文确实很重要,那在这五大要素中,水文就是最重要的了,对不对?其他小组都同意吗?没有声音,说明不同意,那气候组,说说你们的看法。
点评:每个小组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观点,而且都很有道理,到底谁是最重要的?班长,你是最公正的,你来评判一下到底谁最重要?
学生回答:(自然地理环境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点评:的确是一班之长,大局意识很强,点个赞棒棒哒。
的确,我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必须要与整体保持一致。
这也要求我们要用综合性思维来思考问题。
【初探古城——水断城空】
楼兰的消亡,确实是多方因素的结果,但当前最为盛行的一种说法是水断城空,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是罗布泊的干涸最终导致了楼兰的衰亡。那水源的枯竭对楼兰的其他地理要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又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原理?
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流,总结答案。
谁能自告奋勇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成果,
思路非常清晰,语言简练,看看是不是比我总结的还要好?
是水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最后我们请水文组做个总结好不好?
水源的枯竭使这里的气候,土壤,地貌,生物都发生了变化,那你能总结出怎样的地理原理
(2、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再探古城——干涸之因】
罗布泊的干涸,引发了楼兰的消亡,那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追根究底,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学案上的图文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归纳总结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都在学案上做了标记,那谁能告诉我罗布泊干涸的原因有哪些?
信息提取的很到位,总结的很全面,由于河流中上游的变化而导致了下游的干涸,那这又体现了怎样的地理原理?
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仅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区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罗布泊干涸,自然环境的恶化终结了楼兰的繁荣,使古城逐渐被人们遗忘。而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又让楼兰看到了希望。我们能不能让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再恢复其原有的面貌呢?
【复苏楼兰——引渤入新】
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科学家们的观点。
(放视频)
专家提出了,要引渤海水入罗布泊,那么如果真的调水成功,一定能实现楼兰的复苏吗?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引渤入新会对楼兰产生怎样的影响。
同学们既谈到了自然的变化又提到了人文的变化,既想到了有利的方面也意识到了不利的影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同学们的地理思维特别好。
楼兰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让我们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它时刻在制约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情感的升华,心灵的感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借助楼兰的变迁一起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组成、含义和表现,并对这一原理进行了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是复杂的,但 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才能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楼兰的消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最后让我们一起用艾青的一句话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我们一起爱并保护我们的土地和家园。(共27张PPT)
楼兰很近,楼兰很远。它近,在于它是最近的丝绸集散之地,又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它远,在于它已经从地面消失了,为飞沙黄尘掩埋了一千六百年之久,成了一个远古的留恋!走近楼兰,走近失落的古代文明。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穿越时空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以楼兰的变迁为例
1.举例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2.分析楼兰地区的兴衰,增强对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力
3.通过案例探究,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会限制人类活动;领悟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学习目标
梦回古城——探秘追踪
我最重要
生物组
举例说明生物对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的影响
土壤组
举例说明土壤对气候、生物、地貌、水文的影响
水文组
举例说明水文对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的影响
气候组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物、土壤、地貌、水文的影响
地貌组
举例说明地貌对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的影响
温馨小贴士:
1.运用楼兰变迁的实例来阐释你们的观点。(4分钟)
2.各小组派代表举例阐述自己的观点。
(2分钟)
3.在各小组阐述观点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听,并作好
记录,在阐述完后做出点评。
生物




水文
土壤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
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初探古城——水断城空
近现代的罗布泊
楼兰
生物




水文
土壤
气候更
加干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
荒漠化
风蚀
地貌
水源的枯竭对楼兰的其它自然地理要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体现出怎样的地理原理?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
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2、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再探古城——干涸之因
材料一
再探古城——干涸之因
材料二:青铜器时代这里恰值高温期,高山冰川萎缩,河水补
给不足,沿途蒸发下渗,湖面萎缩;东汉以后,塔里
木河中游的支流注滨河改道,导致罗布泊水量快速减
少,进而导致了楼兰的消亡;公元
3世纪后,流入罗
布泊的孔雀河上游发生滑坡而堵塞,导致罗布泊严重
缺水,草木枯死,沙漠快速侵吞;另外,青藏高原隆
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导致降水减少,进而
加速了罗布泊的消亡。
材料三:上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孔雀河两岸用水需求激
增,特别是农业灌溉,消耗了塔里木河、孔雀河等罗
布泊的水源,终于导致罗布泊消亡。
干涸之因
冰川萎缩
河流改道
滑坡堵塞
过度引水
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上游
下游罗布泊
缺水干涸
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导致降水减少,进而加速了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
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2、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
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重建楼兰古城
助“一带一路”腾飞
复苏古城
如果引渤入新成功,会对楼兰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复苏古城——引渤入新
楼兰的兴衰
昨天
今天
明天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影响
限制


















1.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会限制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
的和谐统一。
知识升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恭请指正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设计人
审核人
课型


时间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2.分析楼兰地区的兴衰,增强对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力3.通过案例探究,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4.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会限制人类活动;领悟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学习札记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地形地貌
②生物
③气候
④水文
⑤土壤
『导入新课』:梦回古城——探秘追踪(观看视频《失落的神秘——楼兰古城》)视频简介:位于罗布泊西岸的楼兰王国,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自西汉开始,这里曾经水草丰茂,土地肥美,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公元4世纪,楼兰就消失了,今天,这里更是孤寂荒凉成不毛之地。【穿越时空】:从视频中探寻楼兰古城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合作探究】:从楼兰的变迁中,分析哪种自然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温馨提示』:1.运用楼兰变迁的实例来阐释你们的观点
(4分钟)2.各小组派代表举例阐述自己的观点
(2分钟)3.在各小组阐述观点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听,并作好记录,在阐述完后做出点评
楼兰古城水源断绝,对其他地理要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原理?
罗布泊水面从在4世纪时,超过20万平方公里,然而到1962年就完全干枯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庞大的湖泊离奇消失呢?材料一:
材料二:青铜器时代这里恰值高温期,高山冰川萎缩,河水补给不足,沿途蒸发下渗,湖面萎缩;东汉以后,塔里木河中游的支流注滨河改道,导致罗布泊水量快速减少,进而导致了楼兰的消亡;公元
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孔雀河上游发生滑坡而堵塞,导致罗布泊严重缺水,草木枯死,沙漠快速侵吞;另外,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导致降水减少,进而加速了罗布泊的消亡。材料三:上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孔雀河两岸用水需求激增,特别是农业灌溉,消耗了塔里木河、孔雀河等罗布泊的水源,终于导致罗布泊消亡。『合作探究』:如果引渤入新成功,会对楼兰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1.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限制人类活动2.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相互作用
归纳整合:1.
——楼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初探古城——水断城空
归纳整合: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
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再探古城——干涸之因
归纳整合: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
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3.
:复苏古城——引渤入新
——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
限制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高中地理


高中一年级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解读
标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条“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第二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第三方面,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对于整个高中地理而言,它是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内容的总结、归纳、融合与应用。
同时,又是学习必修2,3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协调好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对整个高中地里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及表现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运用整体性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基本内涵;2、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情境及组织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3、培养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学生分析
优势: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表面形态、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对地理环境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已具备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劣势:学生区域地理知识较薄弱,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目标
1、例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2、析楼兰地区的兴衰,增强对地理区域的认知能力3、过案例探究,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4、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会限制人类活动;领悟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六、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其他
七、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思维拓展、问题引导为主线,采用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生成,应用反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案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八、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和鹿子的散文《楼兰远去》,将学生引入楼兰的世界。2、播放视频《失落的神秘——楼兰古城》3、问题设置:从视频中探寻楼兰古城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看、欣赏。通过欣赏视频,解决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而引入到本节课的主体中去。
通过展示图片和文章、观看视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变化。为整体性的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环节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关于楼兰的消亡一直流传着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水变城空、气变城空、物变城空、地变城空、土变城空。那么楼兰的消亡到底谁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呢?1、先请五个小组的小组长抽签决定自己所扮演的地理要素。2、适时点评,在争论之后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观点:我们都很重要,我们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小组阐述观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五星图,并用箭头代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各地理要素并非是简单的叠加,而真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
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进行讨论,我最重要,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至少要说出一条我最重要的理由并作好记录。讨论完毕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引起小组之间的争论。
这个环节,通过全员参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积极思考,发表观点,增强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质疑、争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原先肤浅的认识得以完善,加深,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突破重点
楼兰的消亡,确实是多方因素的结果,但当前最为盛行的一种说法是水断城空,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是罗布泊的干涸最终导致了楼兰的衰亡,那水源的枯竭对楼兰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提出问题:水源的枯竭,对楼兰的其他地理要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体现了一个怎样原理?2、提出问题:既然罗布泊的干涸导致了楼兰的消亡,那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对原因的分析,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当地,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更要让学生意识到罗布泊的消失,楼兰的消亡不仅仅是自然变迁的结果,人类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师生点评引导学生用整体性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因为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性,所以水的变化引发了土壤的变化,生物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也就是整体发生了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自主学习图文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归纳总结罗布泊干涸的原因。2、同桌交流总结答案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念,也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达成情感目标。从知识上可以总结出整体性的两个表现。
应用反馈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重建楼兰古城,助“一带一路”腾飞。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帮助楼兰恢复其本来的面貌呢?
2、播放复苏古城——引渤入新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很多方法都是可行的,增加其自信心。
1:献计献策,复苏古城如果调水成功,楼兰地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学以致用,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畅想楼兰新貌。
通过这个环节,学以致用,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
课堂小结
知识体系
这节课,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组成、含义和表现,并对这一原理进行了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是复杂的,但
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才能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小结,既能总结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正是地理学的价值所在!
升华主题
1、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甚至会限制人类活动2、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楼兰的消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最后让我们一起用艾青的一句话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简短的一句话,使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九、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主要表现在:(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寓能力培养于活动之中。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读图”、“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活动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眼、脑、手、口多感官积极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也开发了学生的智能。通过自学教材、读图、指图、启发提问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多种地理能力,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步进行。(2)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活力。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教材中蕴含的情境因素,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学习知识,主要是利用激疑创设理智教学情境和利用板图创设动态教学情境,有效增强教学的活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生物组

务:举例说明楼兰的生物对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的影响
温馨提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气温、温差、降水
土壤——肥力、湿度等
水文——水量、含沙量、流速等
生物——动物、植被、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坡度、地貌类型(如风蚀地貌,流水地貌)等

如:植被稀少,所以防风固沙的能力差,因此风蚀地貌广布
植被覆盖率低,所以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缺乏
土壤组

务:举例说明楼兰的土壤对气候、生物、地貌、水文的影响
温馨提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气温、温差、降水
土壤——肥力、湿度等
水文——水量、含沙量、流速等
生物——动物、植被、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坡度、地貌类型(如风蚀地貌,流水地貌)等

如:土质疏松所以土壤容易被侵蚀,导致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土壤中水分含量少,所以蒸发量少,气候干燥
水文组

务:举例说明楼兰的水文对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的影响
温馨提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气温、温差、降水
土壤——肥力、湿度等
水文——水量、含沙量、流速等
生物——动物、植被、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坡度、地貌类型(如风蚀地貌,流水地貌)等

如:水少,所以蒸发量少,气候干燥,降水少
地表水缺乏,所以土质疏松,易被外力侵蚀,改变地表形态
气候组

务:举例说明楼兰的气候对生物、土壤、地貌、水文的影响
温馨提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气温、温差、降水
土壤——肥力、湿度等
水文——水量、含沙量、流速等
生物——动物、植被、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坡度、地貌类型(如风蚀地貌,流水地貌)等

如:楼兰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所以土壤中水分含量少,土质疏松。
楼兰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以风化作用强,易改变地表形态
地貌组

务:举例说明地形地貌对楼兰的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的影响
温馨提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气温、温差、降水
土壤——肥力、湿度等
水文——水量、含沙量、流速等
生物——动物、植被、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坡度、地貌类型(如风蚀地貌,流水地貌)等

如:楼兰的消亡主要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所以使楼兰地区气候变干,从而使地表水减少,土壤也变得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