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07 19:06:58

文档简介

答案: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一、1.C
2.D
3.C
4.
B
5.C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20分。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6.(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固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8)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7.(1)击鼓
(2)第二次
(3)像这样
(4)离开
8.(1)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蜘蛛乘蛇不防备,迅速悬丝垂下,盘踞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
9.示例一: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示例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10.弱者如果能抓住时机。也可以战胜强者。
三、本大题共2篇文段,共2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9分)
10.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第(4)段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的特点。
11.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3分)
“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14分)
13.(1)他装成亲戚提醒乘客们并干扰小偷(2)他和我们一起上火车,而不像一般贼那样逃走(3)他的外表看起来慈眉善目(4)他的笑容真诚、纯净(6分,答出三点即可)
14.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旅客比作沙丁鱼,用了“救命的肉饵”等夸张的描写,写出了车门前的拥挤,为后文小偷的偷窃作了铺垫。
15.
画线部分写了男人遭到被他保护过的妇女的误解和冷漠对待,但他并没有因此受影响。同时也与最后一段形成呼应,表现了男人的真诚豁达、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
16.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珍贵温度”的具体含义。(4分)
“珍贵温度”是指男人心底的善良,当小偷猖獗时,与他人的冷漠、恐惧和明哲保身形成鲜明对比,即使遭人误解,他仍独自凭着心底的善良保护他人,在寒冷的冬日给人带来温暖。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题,共4分。
17.以的片段节选自名著《简爱》,片段一中的“他”是罗切斯特(填姓名)。(2分)
18.
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第二问(略)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语言技能考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诘责jié
污秽huì
蓬蒿gāo
正襟危坐jīng
B.祈祷qǐ
稽首qí
咫尺zhǐ
如法炮制páo
C.谮害zèn
栈桥zhàn
慰藉jiè
恪尽职守kè
D.狡黠xié
煞白shà
阴霾lí
媚上欺下mèi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

A.她强聒不舍地说个不停,引起大家一致反感。
B.爸爸调到外地工作了,弥留之际,爸爸鼓励我要照顾好自己。
C.东东轻而易举就吃完了晚饭,开始写作业。
D.那两个人在广场耍起了把式,一看就是本色当行,引来周围不断喝彩。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去年十一期间,景区里垃圾箱设置较少导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认为景区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B.别看这小小的一块,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
C.深圳人以“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D.我把它写在手上以防止我不忘记带笔记本来,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②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③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
④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⑤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
A.②③①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③④⑤②
D.④②③①⑤
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她又气又急。”是形容词谓语句。“多美的景色啊!”是形容词非主谓句。
B.
《雪》选自散文集《野草》,作者鲁迅。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
C.“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这句话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这句话中的标点使用无误。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一)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每空1分,共10分)
6.古诗文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4)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固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6)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7)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8)“月亮”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如刘方平《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
。”写出了更深夜静,月光倾洒人间;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中“永结无情游,
。”诗人能够邀来明月与自己影子一起饮酒,甚至与它们定下再次的约会;白居易《望月有感》中“
,一夜乡心五处同。”则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小题(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①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②。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③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④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⑥其脑,果腹而去。
注:①尝:曾经②而势稍不及,及:到,到达。③若将,若:好像。④待:防备。⑤飙:像疾风一样。这里指迅速。⑥盬(gǔ):吸饮。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2)再而衰: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9.甲文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什么启发?(2分)
10.甲乙两文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本大题共2篇文段,共2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9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
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
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
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0.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11.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2.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3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14分)
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
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飕飕的,风,有些刺骨。
②列车进站的时候,刚才还稀稀拉拉站立的旅客,突然像沙丁鱼一样,呼啦一下围拢在火车每一扇敞开的门前,仿佛这里要抛出救命的肉饵。背包的、抱小孩的,谁也顾不上谁,挤作一团。我和妻儿也在其中。
③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了异样的动静。两三个什么也没有带的人,拼命挤在大家的身后,却不见往前移动,神情鬼鬼祟祟。凭直觉,这是几个贼。我一把拉住妻子,说,别着急,咱们最后上。妻心领神会,和我一起退到人群的最后边——在贼面前,我们只好明哲保身。
④大家都挤得有些夸张。本来三五分钟,就可以顺利上去,但这一挤,半天也上不去一个人,再加上光线昏暗,贼更是如鱼得水。其中一个贼,忙乎得厉害。一会儿贴在人群的这边,一会儿又贴在人群的那边。看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
⑤更为叫绝的是,这个家伙还煞有介事。贴在这边的时候,喊一句“三舅,扛好包”,贴在那边的时候,还要喊一句“二妮,抱好孩子”,装扮成一个地道的出门人,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贼,该是个老手。
⑥最后,他贴在一个妇女身后不动了。旁边的另一个贼,也蠢蠢欲动,几次想在这个妇女身上猎取点什么。无奈,这个贼紧贴在妇女身后,另一个贼急得够呛,却无从下手。
⑦我在后边,看得惊心动魄。
⑧更可怕的是,最后,这个贼竟然和我们一起上了火车。真是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这时候四散逃去,怎么会上了火车呢?是没有得手,还是另有所图?他的这一举动,令人惴惴不安。借着车厢内的灯光看过去,这个贼,三十多岁,看起来也算慈眉善目。从穿着上看,并不光鲜。刚刚站定,他便急切地拍了拍刚才在车下的那个妇女,问:大姐,没丢什么吧。妇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满脸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说,没丢。随后,便冷漠地走向车厢深处。他笑了笑,说,那就好,那就好,没丢什么最好了。
⑨车厢内,已经没了座位。上来的人,几乎又原封不动地挤在车门口。而这个贼,就在我身边。车开动的时候,他突然朝我笑了一下,真诚,又有几分释然。他说:“你把我当贼了吧。”他怎么知道我把他当贼了呢?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脸上辣辣的,有几分不自在。他又笑了笑,说:“出门在外,不提防可不行,刚才大家多危险,啧啧,那两个贼!”我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好。他接着说:“大家都像你就好了,你警惕性就够高的,躲得远远的,呵呵。”“啊?!你真的不是贼?”我半信半疑。他说:“反正你在后边,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你是在干什么?”我有些迫不急待,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⑩“看来,你真把我当贼了。”他笑着斜了我一眼,笑容很纯净,“我啊,挤在人们的后边,是故意扰乱贼的,不想让他们得手呗。”“那‘三舅二妮’是怎么回事?”我抛出了最后的疑问。他狡黠地笑了笑,说:“……”
⑾哦,原来是这样!上一刻,那个在冷风中可恨的“贼”,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男人。我想,那个匆匆走向车厢深处的妇女,一定没有感受到这个男人给过他的保护和帮助吧,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感受到。但是,男人心底的善良,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已经成为那个寒冷的凌晨,最珍贵的温度。
13.
结尾处“我”发现“贼”其实是个好人,上文已有铺垫,请概括出其中三处。(3分)
14.请品析下面的句子。(4分)
刚才还稀稀拉拉站立的旅客,突然像沙丁鱼一样,呼啦一下围拢在火车每一扇敞开的门前,仿佛这里要抛出救命的肉饵。
15.
第⑧段画线部分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3分)
16.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珍贵温度”的具体含义。(4分)
四、文学名著阅。本大题共2题,共4分。
片段一:白昼的余光迟迟没有离去,月亮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亮,这时我能将他看得清楚了。他身上裹着骑手披风,戴着皮毛领,系着钢扣子。他的脸部看不大清楚,但我捉摸得出,他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他的脸庞黝黑,面容严厉、眉毛浓密;他的眼睛和紧锁的双眉看上去刚才遭到了挫折、并且愤怒过。他青春已逝,但未届中年。
片段二: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17.以上的片段节选自名著
,片段一中的“他”是
(填姓名)。(1分)
18.片段二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举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情节。(3分)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3分。
19.写作,40分;书写,3分。
也许你觉得,有时父亲不够爱你,不够疼你;也许你觉得,有时父亲对你过于严苛……但,你懂父亲吗?请也写一写自己的父亲。
题目:我真的不够懂你
要求:(1)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