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8 08:54:49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峰学校月考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
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3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的一项。(每小题2分,
30题,共60分。)
1.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2.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商鞅变法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3.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它发生在(

A.三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末年
D.隋朝末年
4.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为“它”出现奠定基础的是(

A.秦王扫六合
B.张骞通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经济重心的南移
5.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是唐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派“遣唐使”
B.鉴真东渡
C.马可波罗来华
D.玄奘西行
6.
历史学习中,历史人物和故事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的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杨家将抗辽
②岳家军抗金
③文天祥抗元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西汉时,_______标志着新疆地区归属中央管辖。(

A.北庭都护府的设置
B.
张骞通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安西都护府的设置
8.“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两宋时期
D.
清朝
9.
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10.下列关于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评价的相同之处是(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
以下四个主题中,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明清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东方的曙光
B.中华的荣耀
C.帝国的彷徨
D.王朝的振兴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性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司马迁——《史记》
B.屈原——《离骚》
C.王羲之——《道德经》
D.孙武——《孙子兵法》
13.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清朝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价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14.
某历史小组探究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佛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曾建造举世文明的金字塔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15.
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

A.伯利克里
B.克拉苏
C.凯撒
D.屋大维
16.“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创了全球化”这一论断阐释的依据是(

A.新航路的开辟始于葡萄牙和西班牙
B.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进行三角贸易
C.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最发达
D.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业发达
17.
有人说:中世纪(特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是一个没有文化只有信仰的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蛮族的统治
B.精神的缺失
C.基督教神学的禁锢
D.教育的落后
18.
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的圈地运动
C.英国的工业革命
D.光荣革命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

A.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经济大危机
苏联的五年计划
C.二战后经济衰退
赫鲁晓夫的改革
D.二战后经济衰退
美苏对峙
20.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进行比较,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商讨了战后如何处置德国
B.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利益
C.都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D.都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1.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法国大革命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2.
伏尔泰和马克思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都留下影响后世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的共同之处是(

A.都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
C.都成为了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
D.都反对封建统治
23.
中国某著名学者指出:“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时”“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D.东西方的冲突和隔绝
24.
科技改变生活,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火车
②电灯
③轮船
④汽车
⑤英特网
⑥飞机
A.②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
D.①②③
2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到顶峰
B.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C.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6.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7.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大肆宣扬贸易保护主义,推行“逆全球化”的措施,遭到世界各国的质疑。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28.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最近又在韩国部署“萨德”有进一步的行动。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签署了《九国公约》
B.参加了巴黎和会
C.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D.加入了国际联盟
29.他的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他是(

A.爱因斯坦
B.开普勒
C.伽利略
D.哥白尼
30.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科技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殖民扩张
第二卷
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年一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
——《全球通史》
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军机处,地近宫廷,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2分)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1分)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1分)利于加强中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所说的“帝国的结构”是指什么?(1分)该模式有何特点?(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1分)下了一道什么法令?(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1分)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1分)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帝国的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1分)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1分)
32.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小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魏主”是谁?(1分)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
问题二:材料二中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说说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1分)邓小平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2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指什么?(1分)这种“僵化的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影响?(1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说明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分)这些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1分)
问题五:综合上述改革,你觉得评价改革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1分)
33、战争是人类的梦魇,和平是人类的梦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战争缘起】
材料一:
图1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图2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战争进程】
材料二:下面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次战役的纪录片的海报
【战争梦魇】
材料三:
图1
轰炸后的凡尔登
图2
被抓捕的犹太人
图3南宁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战后世界】
材料四: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材料五:二战以后,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图1中两大集团的核心分别是哪个国家?(2分)图2中的轴心国都建立了恐怖野蛮的什么政权?(1分)
问题二:选取材料二中的两个战役说明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进程的影响。(2分)
问题三:
以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为例,分别说明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哪些影响?(3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五,你对史迪威的“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的说法是否赞同?(1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
问题五: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2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线




题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D
D
C
C
A
D
C
C
C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B
C
C
C
A
B
D
B
D
A
A
B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问题一:西周(1分)
分封制(1分)。
问题二:商鞅变法(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分);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分)。
问题三: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皇权至上(君主权力至高无上)(1分)。
问题四:汉武帝(1分);
推恩令(1分);
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
问题五:雍正皇帝(1分);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1分);
要民主不要专制;要法治不要人治(1分)。
32.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问题一:孝文帝(拓跋珪)(1分);
改汉姓(1分);
汉化改革(1分)
问题二:向西方学习(1分);
由“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1分);
洋务运动(1分)
问题三:十月革命(1分);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1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斯大林模式(1分);
导致苏联解体(1分)。
问题四: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1分);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问题五: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的进步(1分)
33、战争是人类的梦魇,和平是人类的梦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问题一:英国和德国(2分);
法西斯专政(1分)
问题二: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分)
决战斯大林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分);
登陆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分)
(任写2点即可)
问题三:图1:说明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图2说明战争中的种族迫害;
图3说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3分)
问题四:否(或者不赞同)(1分);原因:(1)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大搞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2)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国力,多次发动或者参与发动局部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2分)
(2分)
问题五:1、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2、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任写2点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