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9 07: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历史上的秦朝与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它们相似之处的是(
)
A.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B.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统治时间都非常短暂
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4、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5、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6、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7、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8、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9、“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来
10、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隋朝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1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都江堰
B.万里长城C.大运河
D.赵州桥
12、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
A.东晋    B.西晋    C.陈朝   D.隋朝
13、隋朝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涿郡
14、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15、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开通于哪个朝代?
(2)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3)材料二中“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这一工程的什么作用?
(4)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5)材料三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正确吗?
附答案:
单选题
1、B
2、A
3、A
4、C
5、C
6、B
7、B
8、B
9、B
10、D
11、C
12、D
13、B
14、D
15、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大运河;隋朝。
(2)A:涿郡
B:洛阳
C:余杭;
(3)贯穿南北交通。
(4)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不正确。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暴虐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