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同步练习题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隋朝末年,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最终建立唐朝的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隆基
D.武则天
2.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3.“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的盛世局面之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唐玄宗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4.现代史学家郭沫若所写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对联,高度评价的封建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7.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8.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9.“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1.“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下列选项与材料中的“上”无关的是( )
A.创立殿试制度
B.整顿吏治
C.改革税制
D.注重文教
12.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求贤若渴,用人不拘一格。他选拔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中既有自己原来的部属,也有追随李建成反对过他的政敌;既有豪门贵族,也有出身低微的人士。
材料二:武则天十分惜才。她称帝时,著名文学家骆宾王曾写檄文讨伐她。武则天见檄文写得很有文采,对大臣说:“有如此人才不用,这是宰相的过错啊!”
材料三:唐玄宗很重视人才和重视选任地方官。716年,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考核,淘汰了45名不合格者。
(1)材料一表明了唐太宗怎样的用人观?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表明了武则天怎样的用人观?武则天注重以农为本,请举例
说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开元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
(4)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和社会繁荣关系的看法。
答案:
ADDCC
ACCDD
AA
13.
(1)知人善任。唐太宗时期朝中人才济济,魏征敢于直言、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
(2)用人不拘一格。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发展生产。
(3)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4)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必须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