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3.7我国的珍稀植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1.3.7我国的珍稀植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09 20: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7我国的珍稀植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及多样性的原因;
2、分析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阐明我国珍稀植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技能性目标
1、尝试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上收集资料,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文字、图片表达自己的成果。
情感性目标
关注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我国植物濒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水杉和鹅掌揪的图片。讲解: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时,把中国的水杉树种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对北美鹅掌楸与我国鹅掌楸的研究则揭开了北美洲与亚洲大陆原来是相连接的这个谜底。
学生:观察图片。倾听讲解。
(二)新授过程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珍稀植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轮流介绍本组收集的资料。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学生没有介绍到的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数目稀少的原因。
学生::依据课本上给出的和自己查到的资料,各组展开讨论:分析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及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师提问: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我国的珍稀植物?并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
学生:讨论分析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及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请其他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和设问:保护珍稀植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有很大意义,那么,珍稀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
教师: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植物资源宝贵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遗产,成为我们新一代义不容辞的重任。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三)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四)达标训练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达标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七节
我国的珍稀植物
一、珍稀植物
1、概念
2、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3、濒危的原因
二、珍稀植物的保护
三、珍稀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课下作业
课下由本班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负责举办一次“保护我国珍稀植物”作品展,可以是图画、小说、诗歌、散文、幽默笑话等,并展开比赛,评出优秀作品。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认识了许多我国珍稀植物,并且了解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研究价值等问题。通过交流调查结果,学生会认识到我国的这些珍稀植物数量都很稀少,进而引出珍稀植物数量减少的原因。针对数量减少原因,学生讨论保护的措施。自学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珍稀植物存在对人类的意义。最后的珍稀植物欣赏,让学生体会珍稀植物的优美姿态,激发学生爱护珍稀植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