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新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新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09 20: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能力目标:尝试分析资料、收集信息。
情感目标:体验分类方法在生活中和生物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难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境导入
结合自身经验,回答问题观察图片,找出规律
教师多媒体出示超市内的有关摆放图片,提问:1、我们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2、超市内物品的摆放有何规律?3、这样的物品摆放有何意义?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特征的方法将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或东西整理出头绪来。引入“分类”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常根据事物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的特性,把事物分门别类地整理,这个过程叫做分类。
新知探

一、生物分类的概念二、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三、生物分类的意义
阅读教材,找出生物分类的概念并识记。学生手举着自己代表的生物的卡片站在讲台前交流观察结果手举生物卡片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活动。交流分析结果独立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回答问题,认识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那些。通过讨论说明分类的意义。
提问:我们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呢?什么是生物分类?组织学生游戏:将课前准备好的写有(或画有)老虎、蚯蚓、鱼、鸟、蝗虫、海带、肾蕨、桃、松树的卡片发给学生。提出要求:按照前面的方法,首先观察这几种生物,比较这些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要求:持能自由运动的生物卡片的学生站在一边。不能自由运动的生物站在另一边。再提出要求:能自由运动的生物中有脊椎的生物站在一边,没有脊椎的生物站在另一边。让学生分析在游戏中,是怎样将各种生物分开的?归纳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完成“探究竟”活动3。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林木和果树等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分的?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又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分的?尝试让学生说说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课堂小结
畅谈收获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
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定位是“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所以,教学设计时,我着眼于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
因为分类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为了让学生找到学习分类的乐趣,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让学生边学边玩,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在学生实施分类活动时,为了让学生在不知结果的情况下去做真正的探究,我不允许学生打开教材,以免他们照套教材的分类图解,而限制了思维。这样处理,学生的想法确实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按有没有种子进行分类;按有花无花进行分类;按水生、陆生进行分类;按植株的高矮进行分类。我对学生的这些想法及时作了引导,让他们“从弄清不同类群生物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的角度”评价哪一种分类方法更合理,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