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有关史实。
2、比较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的不同,认识唐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社会,培养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
学习难点: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原因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
遣唐使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交往___________
2.日本派许多人来到中国,其中派遣的使节称为________,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3.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鉴真东渡
1.唐朝东渡日本的使者最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
2.鉴真的贡献:
①他在日本传播________;
②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书法、建筑、绘画等;
③为中日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_______初年,高僧________前往天竺(古代印度),他游学的地点是哪里_________。
2.玄奘的贡献:
①他携带_____________回到长安;
②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③回国后写成《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日本派人来到中国学习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来中国学习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订正后在书中标记)
2.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天竺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你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选择题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
A.观光旅游
B.建立外交关系
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想征服中国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3.2016年是中印建交66周年。在唐朝,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鉴真
玄奘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
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
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二、非选择题
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请回答:
材料一和材料二描绘的两位唐代文化使者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