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第16课《云南的歌会》(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 第16课《云南的歌会》(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09 20: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西(yǐ) 滇池(zhēn) 晨光熹微(xī)
B.酬和(chóu) 蹲踞(jù) 龙吟凤哕(suì)
C.忌讳(wěi) 譬喻(pì) 哑口无言(yǎ)
D.阉鸡(yān) 糯米(nuò) 即物起兴(xìng)
2. 按照括号里的意思写词语。
(1)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________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
(2)或见景生情________ (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3)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________(好像没有事一样)!其中最________(拿手、出众)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21cnjy.com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
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将永远处于受剥削被侵略的地位。
D.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挤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4.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____唱什么,_______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6.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
少写出两项内容)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元宵灯谜大竞猜目的:增强对灯谜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3.“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段人物的________ 描写,写了人物的面容、________ 、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解析:A.迤西(yǐ)应该是迤(yí)西,滇池(zhēn)应该是diān。B.龙吟凤哕(suì)应该是huì,C.忌讳(wěi)应该是huì,哑口无言(yǎ)应该是yán。www-2-1-cnjy-com
2.按照括号里的意思写词语。
(1)引经据典 (2)即物起兴 (3)若无其事 (4)当行出色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把握,我们结合语句意思写出词语即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解析:本题是分析病句,D.应为“充满”;B.应为“选择组织”;A.删掉“培养和”解析: D项中恍惚的意思是仿佛。2-1-c-n-j-y
4. 文学常识填空。
散文 沈从文 作 历史文物研究
解析:结合积累的文学常识填写即可。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
可是 不论 都
解析:填写关联词语时,首先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句子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句子写赶马女孩嗓子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与后文淳朴本色美形成对比,所以第一个空填写表示转折的词语“可是”,后面的“唱什么”与后面的“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条件关系,所以填不论,都。21*cnjy*com
6. (1)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屈原投江等。
吃年夜饭、贴春联、发压岁钱、“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
(2)中秋诗词朗诵会 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解析:本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结合平时进行的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填写即可。
二、阅读理解题
1. 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
解析:本题是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结合语段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两段描写的场面是山野对歌。
2.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解析:本题是理解指示代词“这”指代的内容,我们结合全段语句分析,“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这一句话是总说,下面是具体的描写,所以下面描写的场面:“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就是它指代的内容。
3.“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21教育网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解析:本题第一问是考查重点字的表达效果,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结合语句“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知道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所以“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第二问是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种种不同方式”是总说,后面语句“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进行了具体说明,我们概括出来即可。www.21-cn-jy.com
4. 肖像 牙齿 服饰
解析:本题是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画线句子描写了人物的脸、牙齿、服饰、鞋等,这是肖像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