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春酒》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家醅( ) 拘束( ) 枸( )杞
薏( )仁米 煨( )炖 挑剔( )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暮。
B、有一次一不小心,挎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C、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彩烈。
D、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3.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
B.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C.作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很惬意的。(比喻)
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
4. 文学常识填空。
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 《细纱灯》 《________》 《________》等。 本文选自《________》 。
5.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
①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带头,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来源:21cnj*y.co*m】
③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相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www-2-1-cnjy-com
6. 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题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2·1·c·n·j·y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出处:21教育名师】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版权所有:21教育】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21·cn·jy·com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作者:琦君)
1.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 。(用一个词语概括)
2.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
3.品味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说说该细节描写有何妙处?21*cnjy*com
4.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
5.如何理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6.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古今不少诗人把一些节日写到诗中。请把下列诗中描写的节日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2-1-c-n-j-y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pēi jú gǒu
yì wēi tī
解析: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形的把握,A项中落暮应该是落幕,B项中挎应该是跨,C项中兴高采烈应该是兴高采烈。21教育网
3.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我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回答。D.项句子不是借代,而是借喻。将瀑布比喻成白带子。21cnjy.com
4. 文学常识填空。
琦君 台湾 三更有梦书当枕 橘子红了 琦君散文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
①形容领先,带头。②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③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成语的解释,我们结合词典解释即可。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我们根据积累写出思乡的诗句即可。
二、阅读理解题
1.思乡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和关键语句分析。文章写了春酒、会酒,“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文章最后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表现出远离家乡后的思乡之情。
2.喝春酒 吃会酒
解析:本题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前半部分描写了喝春酒的情形,后半部分描写了吃会酒的情形。
3.这看似简单的几笔描写,尤其是几个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姑娘天真可爱,以及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品析语句,可以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感情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个句子使用了“靠”“点”“添”等动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同时我是在乡邻的怀里喝酒,可以看出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21·世纪*教育网
4.俭朴勤劳、善良大度、慈爱能干的典型的母亲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通过“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看出母亲善良大度,“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看出母亲俭朴勤劳、能干。“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看出母亲慈爱。
5.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怀念家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增加了思乡的浓浓情愫。
解析:本题是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我们结合写作背景和全文分析,作者离开故乡,在国外生活,说“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意思是作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家乡的人、事、物,“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21*cnjy*com
6.(1)春节 (2)中秋节 (3)重阳节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我们结合自己的积累按要求写出即可。
第19课《春酒》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家醅( ) 拘束( ) 枸( )杞
薏( )仁米 煨( )炖 挑剔( )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暮。
B、有一次一不小心,挎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C、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彩烈。
D、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3.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
B.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C.作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很惬意的。(比喻)
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借代)
4. 文学常识填空。
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 《细纱灯》 《________》 《________》等。 本文选自《________》 。
5.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
①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带头,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来源:21cnj*y.co*m】
③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相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www-2-1-cnjy-com
6. 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题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2·1·c·n·j·y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出处:21教育名师】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版权所有:21教育】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21·cn·jy·com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作者:琦君)
1.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 。(用一个词语概括)
2.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
3.品味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说说该细节描写有何妙处?21*cnjy*com
4.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
5.如何理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6.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古今不少诗人把一些节日写到诗中。请把下列诗中描写的节日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2-1-c-n-j-y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pēi jú gǒu
yì wēi tī
解析: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字形的把握,A项中落暮应该是落幕,B项中挎应该是跨,C项中兴高采烈应该是兴高采烈。21教育网
3.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我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回答。D.项句子不是借代,而是借喻。将瀑布比喻成白带子。21cnjy.com
4. 文学常识填空。
琦君 台湾 三更有梦书当枕 橘子红了 琦君散文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
①形容领先,带头。②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③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成语的解释,我们结合词典解释即可。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我们根据积累写出思乡的诗句即可。
二、阅读理解题
1.思乡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和关键语句分析。文章写了春酒、会酒,“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文章最后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表现出远离家乡后的思乡之情。
2.喝春酒 吃会酒
解析:本题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前半部分描写了喝春酒的情形,后半部分描写了吃会酒的情形。
3.这看似简单的几笔描写,尤其是几个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姑娘天真可爱,以及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品析语句,可以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感情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个句子使用了“靠”“点”“添”等动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同时我是在乡邻的怀里喝酒,可以看出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21·世纪*教育网
4.俭朴勤劳、善良大度、慈爱能干的典型的母亲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通过“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看出母亲善良大度,“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看出母亲俭朴勤劳、能干。“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看出母亲慈爱。
5.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怀念家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增加了思乡的浓浓情愫。
解析:本题是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我们结合写作背景和全文分析,作者离开故乡,在国外生活,说“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意思是作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家乡的人、事、物,“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21*cnjy*com
6.(1)春节 (2)中秋节 (3)重阳节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我们结合自己的积累按要求写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