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重点默写:
1.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哪个朝代?
2.列举两件商朝著名青铜器
3.甲骨文是哪个朝代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重点默写:
1. 朝代:商朝
2.商朝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 发现:清朝。意义:甲骨文是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有深远影响。
一鸣惊人、楚王问鼎
(楚庄王)讲故事:一鸣惊人:楚庄王 /楚国大鸟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成霸主。
楚王问鼎:行军经洛阳朝觐周天子,问鼎轻重大小,
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挑衅。讲故事:(楚庄王)
思考: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
1. 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及王室衰微的表现;
2. 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并探究春秋争霸的影响。
3.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 东 周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战 国春 秋 因鲁国编年史
《春秋》而得名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越来越流通冶铁业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勾践剑漆木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周礼·考工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力,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非常著名。
《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
《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1990年三门峡虢(guo)国(春秋中期为晋国所灭)墓地出土的玉茎铜芯柄铁剑图片春秋时期的
经济发展孔子弟子 冉伯牛 名耕。
晋国力士名牛子耕。
春秋时期的
经济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推广。春秋时期的
经济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
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畜力代替了人力)思考铁器、牛耕的使用,它的意义何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物质文明: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铁犁、牛耕的使用,有利于开垦荒地铁犁、牛耕 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西周道路纵横交错,把土地分割成方块,形状像“井”,称为井田制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井田制下的剥削方式:奴隶主剥削奴隶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化的重要时期。
封建时代剥削方式: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变化的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随之变化。分封制瓦解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思考: 东周王室实力与西周相比有什么变化? 王室衰微王室衰微课后活动问题1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诸侯争霸
原因:
口号:
霸主:诸侯争霸
原因:王室控制力减弱,各国发展不平衡。
口号:“尊王攘夷”为什么?
霸主:谁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为什么?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周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西周后期形势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 秋 五 霸 秦晋卫燕齐鲁宋楚吴越河渭济淮汉江水水水水水水春 秋 五 霸动脑筋:
齐国能迅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1、地处山东,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号令诸侯。谈想法:《孟子·尽心下》云:“春秋无义战”,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没有道义的战争。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有人认为春秋争霸战争既促进了我国局部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当时,它促进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哪些少数民族的交融?这种交融有何意义?讨论春秋争霸的影响?争霸战争的影响: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
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故事会故事会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重耳流亡 退避三舍(晋楚)重点默写: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社会变化?
(经济上、政治上)重点默写: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社会变化?
经济上: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政治上: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强大起来,展开激烈地战争。
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DD课堂检测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4.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