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0 19:0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试题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沼泽(zé)
涟漪(yí)
褐色(jié)
烙印(lào)
云蒸霞蔚(wèi)
B.瘠薄(báo)
湖泊(pō)
排筏(fá)
骸骨
(hé)
茕茕孑立(jié)
C.馨香(xīn)
脸颊(jiá)
罡风(gāng)
孱头(càn)
绿阴蔽天(lǜ)
D.愧怍(zuò)
蹙眉(cù)
趿拉(tā)
沮丧(jǔ)
促膝谈心(qī)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婉转
伶仃
寒喧
衣衫褴褛
B.暴戾
伎俩
尴尬
礼上往来
C.斑斓
骷髅
诽谤
残羹冷灸
D.褶皱
糟蹋
稀薄
和颜悦色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演员黄河很小的时候就崇拜太平天国英雄陈玉成,没想到多年以后,他自己摇身一变,
成了荧屏上的陈玉成了。
B.他雄心勃勃,准备开一家当地最大的电脑超市,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创业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C.未来怎么样 没有谁可以预知。但我们确信,那未来的一切,恰如明日黄花,是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魅力的。
D.青年人就是要亮出自己坦诚的心胸和率真的个性,我们不愿再在有一些人所提倡的一团和气的为人处事方式中丧失自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通过这件事,使我们明白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B.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的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C.
公共图书馆开放的时间越来越长,馆员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连法定的节假日也不例外。
D.
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
温暖的村庄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的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
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大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还是睁开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树叶在你离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也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再坚硬的钢丝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着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攸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双狐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
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象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成长,城市的模样,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
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
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07期,有删节)
5.文章开头说村庄是“固执”“自信”的,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固执”“自信”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说到离开村庄的人对村庄的温暖有一种“疼痛的体味”,这种“疼痛的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先说“村庄是很大的”,又说“村庄是很小的”,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的标题是“温暖的村庄”,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之于言
文章
B.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依靠
C.稍稍见称于人
推举
D.亦因以自警焉
警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以老于户牖之下
B.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而为死则同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D.亦因以自警焉
因人成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送别序,欧阳修目睹弥漫一片浓艳浮夸的奢华文风,借此序告诫他的学生不可只重立说,个人的道德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B.作者认为古圣贤和鸟兽、草木、众人一样,同样会死亡,不过古圣贤人的肉体虽然消灭殆尽,但精神不灭,因为他们能够修身立德或者施事立功,又或者能着书立言,故此能留名后世,精神长存。
C.作者以《诗经》、《尚书》、《史记》所记的人物为例,指出历代的圣贤并非都以立言而得以名传后世,用以证明立言并非达至不朽的唯一途径,指出施事立功亦可名留经传。
D.以世人为名利而奔波劳碌的情况来比喻作家一生劳心劳力于写作的表现,可以看出希望以著书立说来长存不朽的做法是错误的。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3分)
8
(2)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3分)
(3)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4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惟草木之零落兮,

(3)
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漪”读“yī”,“褐”读“hè”;B读“薄”“bó”,骸骨(hái)
;D读“膝”“xī”)
2.D(A.喧—暄
B.
上—尚
C.灸—炙)
3.D(A.摇身一变:神怪小说中描写人物或妖怪一晃身就变成别的形体。现指坏人改换面目出现。B.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C.明日黄花:过了重阳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玩赏的了。比喻过时的事物。D.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4.C(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有没有”表选择,而第二句中没有选择的意思,前后不照应;D.语序不当,应该为“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
5.“固执”表现了村庄对这一方土地的坚守,(1分)“自信”表现了村庄相信从这里走出的人永远不会背离村庄。(1分)村庄繁衍了一代代人,是灵魂的栖息之地,(2分)又是情感的寄托,一种传统文化的呼唤与回归。(2分)
6.远行的人经历了远离,感受到了一种漂泊、苦寻的苦痛;(2分)因牵挂亲人感到时光飞逝的无情;(2分)回家之时,蓦然回首,感受到了久违家乡、久违亲人之痛。(2分)
7.不矛盾。(1分)村庄的空间范围虽然很小,(1分)但村庄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件物都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巴掌大地方能把久远的历史、众多的游子以及他们的理想追求握在手里。(2分)
8.从触觉的角度形象地写出村庄的特点,(2分)表达作者对村庄怀有一种依恋、期盼之情,(1分)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温情。(l分)
9.C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称,称赞

10.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
到;在。C
表转折;表承接。D因此,依凭。)
11.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著书立说来长存不朽的做法是错误的。”应为“以著书立说来长存不朽的做法是困难(不易)的”。
12.(1)他们成为圣贤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自身加强修养,在事业上施展抱负,在文章上得以显现,这三者是他们能够长存不朽的原因。(“所以……者”译为“……的原因”;修、施为动词,译为加强修养、施展抱负,“见”通“现”,显现;“是……也”是判断句;每句1分。)
(2)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固然就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何况说是著作呢?(“……者”译为“……的原因”;“固”译为固然、本来;“待”译为依赖,凭借;“况……乎?”译为“更何况……呢?”每句1分)
(3)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
(第一句是宾语前置,应为劳心与力,“劳”译为“用尽”;
“何异”译为“与……不同呢?”;“众人”为古今异义,译为“一般人”;“汲汲”“营营”分别译为“忙碌”,“谋求、经营”。每处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