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版七上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课件(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课件(4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0 19: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 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目的:在秦国进行变法(改革)。1.根据材料一说明,商鞅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已学知识回顾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内容:奖励耕织(生产)、统一度量衡。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3.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材料四:司马迁评价商鞅变法: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4.材料中“乡邑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得益于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原因: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战。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军功。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及其主要贡献(识记、理解)
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识记)老子与《道德经》1.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存世有《道德经》,其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1.道法自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出清静无为、知足寡欲。2.无为而治,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4.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地运转,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面,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3.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 思想主张:“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辩证法思想: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2. 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天地万物本性都应遵循自然警告统治这不要为所欲为顺应自然: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作品:《道德经》。春秋末年楚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向往“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老子名片孔子和儒家学说1.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主要思想:“仁”(核心)和“礼”。“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仁 爱人,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 谦让,和谐共处
——人际关系、道德行为准则礼克己复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礼?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仁“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具有“仁”德的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礼“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德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有 教 无 类创 办 私 学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4.记载孔子言论的书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书) 春秋末年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仁”和“礼”“仁”“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论语》(由弟子整理成书)孔子名片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这个“黄金时代”指的就是“百家争鸣”时期。
      ——《中华史纲》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私学的兴盛,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准备了基本的队伍。 诸子:子是对有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战国出现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孟子、荀子、墨子等,历史上称为诸子。 百家:战国学派众多,夸张的说则为”百家”。当时重要的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和兵家等。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相互辩驳,相互影响,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各诸侯国变法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思想文化空前发展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三、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1.墨家:(1)代表人物:墨子。(2)著作:《墨子》。(3)主张:“兼爱” “非攻”。“兼爱”就是反对人对人的压迫,主张不分等级贵贱,对待别人就象对待自己一样,尽力帮助别人。
“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
“尚力”“节用”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奢侈浪费。2.儒家:(1)创始人:孔子。(3)著作:《孟子》。(4)主张:“施仁政于民”,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5)道德观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代表人物:孟子。3.道家:(1)创始人:老子。(2)代表人物:庄子。(3)著作:《庄子》。(4)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像给牛马穿鼻环、套笼头那样束缚人性。4.法家:(1)代表人物:韩非子。(2)著作:《韩非子》。(3)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火威猛吓人但很少将人烧伤,水柔顺亲人却常将人溺死,说明只有有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方能巩固国家的统治。反对“是古非今”,认为沿用先王的办法来治理现在的百姓,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可笑。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别人,而且不能进行不义的掠夺战争。“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哼,用‘爱’是不行的,我觉得就应该用严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治 国
主 张儒家道家法家施行仁政、以礼治国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实行“法治”对待传统文化:
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学习中继承,在生活中实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