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课件(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2 07: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江南style江南一词出现于先秦时期,现在主要指长江流域地区,又称江东或江左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历史概念解读:南朝与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
末年 魏 蜀吴 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隋三国两晋南朝北朝一、历史概念解读:南朝与北朝秦岭淮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朝南朝宋的统治结束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因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都在北方,历史上将其合称为“北朝”注:雍州: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
扬州:今淮河以南,到长江南岸地区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汉时期南北方主要城市发展程度的描述:南方落后北方发达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劳动力:北方战乱饥荒导致大量人口南迁技术:牛耕技术、粪田技术、区种法在南方推广作物:麦、豆等农作物传入南方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的发展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栽桑养蚕技术悠久北方的织锦技术南方织锦业的发展造纸术制瓷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成为南朝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市,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两汉时期在人们心目中是偏远地区的小县城,
三国时作为吴国都城,城市初具规模,但和洛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南朝时,建康迅速发展成为,有名的大都市,与地处中原的洛阳、长安差距大为缩小。
梁朝时建康有几十万人口,城内冶铁、造纸和织锦业发达,商业繁荣。长江从城边浩浩流过,秦淮河穿城而过,停船数以万计··北南北南北南西汉魏晋南北朝宋代二、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鲜卑鲜卑鲜卑族的搬迁史:东北大兴安岭内蒙古东部长城内外入驻中原?平城曾被前秦所灭,385年,拓跋珪复国,改国号为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流增多,但鲜卑族统治各族人民的落后方式激发了社会矛盾冯太后孝文帝“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忌,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倾俄”背景三、北魏孝文帝改革①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②迁都洛阳内容:鲜卑服饰汉族服饰三、北魏孝文帝改革①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②迁都洛阳内容: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穿汉服学汉语与汉人通婚改汉姓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缓和了社会矛盾,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身穿汉服的鲜卑贵族席地而坐坐凳子、椅子汉人妇女制作烧饼促进了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