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2 08: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2课时第 12 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周年导读2017年是
中共十二大召开35周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30周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25周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25周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20周年;
自主学习1.中共十二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其地位?
2.中共十三大的时间、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基本路线的内容、三步走战略)有哪些?
3.邓小平南方谈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中共十四大时间、人物、内容?十五大的时间、主题?
5、十六大的时间、新世纪奋斗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重要地位?历史意义?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是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取得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时间:主持:贡献: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中共十二大精讲点拨邓小平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主席台上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时间:主持:贡献:1987年10月邓小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①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
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精讲点拨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1、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国内政治风波——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发表南方谈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时间:1992年1月至2月(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在珠海特区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3、主要内容1)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精讲点拨2)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3)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①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意义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精讲点拨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中 共 十 四 大) 1、时间:1992.10 地点:北京
2、内容:
①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③大会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②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肯定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④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阶段历史性跨越的标志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神州震动,举国同悲。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邓小平追悼大会为邓小平送行的人们“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97年
2、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3、内容:
(1)大会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
(2)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精讲点拨归纳梳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初级阶段理论)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合作探究 3. 中共十四大江泽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并将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4.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正式形成。概括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性盛会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上作报告  江泽民提出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江泽民、胡锦涛会见出席中共十六大的代表(2002年11月15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会议决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江泽民总结提升邓小平理论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   )。
 A.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姓“姓”的三条标准是(   )。
 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BBD达标检测附:《达标训练》P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