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和长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刻度尺和长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06 09: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刻度尺与长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从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操作中,知道刻度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通过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操作,学生能规范地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能力较高的学生能根据物体的特殊性,找到测量特殊物体长度的方法。
【过程能力与方法】
实际的测量过程获得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
通过实验活动及交流,学生能够如实地记录和正确处理数据。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展示应用了长度知识的日常事物,以及长度测量的古今对照,动物和人类的对照,发展学生的科学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熟悉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规范地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
编写刻度尺使用说明书。
用刻度尺测量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每个学习小组:刻度尺(米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角尺,学生用20厘米直尺等),完好的纸做的尺A和零刻度缺损的纸做的尺B
(注:需教师课前制作,模型可参见文档结束后示例3
),胶水,乒乓球,弯曲铅丝,细铜丝,“刻度尺使用规则”活动单,各类事物长度测量活动单
教师展示:实物投影展示用游标卡尺等现代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
【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源设计:PPT课件,flash课件
活动资源设计:“刻度尺使用规则”活动单1,各类物体长度测量活动单2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内容设计与说明】
内容
设计
设计说明
引入:长度的日常应用一.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情景】PPT展示图片1(日常生活中有长度标示的事物)和图片2(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长度变化)学生观看。【问题】设问1:长度怎样测量?【情景】展示图片3:“猫捉老鼠”和“古人测量长度”。【活动】学生交流课前查找资料:猫胡须的作用、古人测量长度的方法。【问题】设问2:(一)现在我们用什么来测量长度?(二)相比猫的胡须和古人的测量,它们有何优点?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一)1.用尺。2.用刻度尺。3.用(各种刻度尺名称)。4.……(二)1.更准确可靠。2.便于携带但使用。3.……小结: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
创造与学习内容有关、适合学生认识心理的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借用有关生活实例和事物,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图片情景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积极主动的再现,体验到长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生长发育中的长度变化。展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有趣的事例,在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和交流中积极进行对照古今对照,动物和人类的对照,学生意识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对生活方式的促进,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发展提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科学素养。明确学习的主题。
二.长度的单位
【问题】设问3:根据你的经验,给图中的事物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或适当的数值。【情景】PPT展示图片4:具代表性或趣味性的长度数据或相关图片。【活动】
填写长度单位或数据。【问题】设问4:你还知道其它的长度单位吗?回答如:纳米;光年等。教师讲述:
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是长度的主单位。
在一些代表性生活中事物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过程中,长度单位及其转换关系学习融入其中,学生在已有的长度单位及其关系在生活情景中自主应用,新的长度单位及其关系的学习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应用上,在学生自主学习心理过程推动下自然出现,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的重组,形成了新的长度及其单位知识经验系统,同时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好奇。展现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教师要对回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且只对学生的答案确定是一种长度的计量单位即可,无需具体解释。学生在肯定的评价中能获得喜悦,激发课外学习的意识。
三.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问题】实物投影仪(也可创建PPT界面到文档的链接)展示活动单1:“编写刻度尺的使用说明书”和纸尺。教师讲述小组活动要求:1.用纸刻度尺A测量活动单上的线段CD的长度,并把纸刻度尺按照你们的测量方法,粘在上面。(教师样本展示)如实在活动单上记录读数。2.用纸刻度尺B测量活动单上的线段MN的长度,也把它粘在上面。如实在活动单上记录读数。3.根据操作过程,填写活动单上的刻度尺的使用说明。【活动】
学生小组进行纸尺操作及填写活动单。【情景】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小组的纸尺操作结果和填写的刻度尺使用说明书。(文挡最后示例3)【活动】交流:
1.比较各组的线段CD的长度读数。讨论正确的刻度尺操作方法。相互完善刻度尺使用说明书的规则。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
观察刻度尺:看零刻度位置、看量程、看它的最小刻度值。(2)
正确使用:“尺要放正”,“确定零刻度的位置”,“读数视线垂直刻度尺”,“记录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2.拓展:比较各组纸尺B操作情况。了解使用零刻度缺损的刻度尺的测量方法。【活动】演示1:PPT链接到WORD文档,通过用鼠标拖动图文框的刻度尺,在屏幕上演示刻度尺测量线段CD,师生交流讨论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在小学阶段使用刻度尺的基础上,六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学生要掌握比较规范使用刻度尺进行较精确的测量,为升入高年级后,观察和实验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已有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经验基础上,刻度尺使用说明书编写学习目标的确定,形成了学生在新旧知识技能间的“空白”,
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内驱力”。
在小组活动为载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学会“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完成了新旧知识间“空白”的填补,发展了综合能力,让学生原来具有的测量能力的层次拔高。学生根据小学习得的操作方法,进行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线段的测量,并且以粘贴完整的和零刻度缺损的纸刻度尺形式呈现操作过程,变测量过程的个人化、短时性为学生小组交流的成果长时性展现,便于进行小组及全班性合作交流。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同样的学习情景会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刻度尺使用规则的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在对同一对象学习中已有知识经验的个性化再现和发展是不同的,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各成员对刻度尺使用的不正确操作方法能在合作交流中即使发现并纠正。而整组出错的问题则可以在集体交流时得到解决。同时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己的操作方法,达到主动规范使用刻度尺及正确读数。拓展部分教师可以视教学时间是否充足决定是否开展教学。此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选择。主要是考虑到纸尺的制作在实际过程中比较繁琐。用演示替代纸尺操作,虽然学生的动手操作取消,但演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关注刻度尺的使用规则的互动编写。
四:用刻度尺测量正确测量方法巩固。用刻度尺测量一些特殊物体。
【情景】实物投影仪(也可创建PPT界面到文档的链接)展示活动单2:用刻度尺测量一些物体。要求:1.小组按照活动单进行实验。2.规范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如实正确记录读数。【活动】
进行一些简单测量任务。【问题】疑问1:一些特殊的物体如何测量。如一张纸的厚度;弯曲的铁丝;兵乓球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要求:1.每组设计弯曲铅丝长度测量方法。2.选择其它三种中一种感兴趣的,设计测量方法。3.活动速度快的小组可进行实践或余下两种测量方法的设计、实践。【活动】
小组对特殊物体交流测量方法并进行测量活动。【活动】交流:1.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出的测量方法。2.其它小组评价。3.相互取长补短。演示:PPT演示特殊物体测量方法的FLASH动画。
了解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后,继续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操作任务,形成操作意识,能较熟练规范使用刻度尺,为后面的特殊测量达到测量正确性的保障。这是一个在测量实践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学生心理的疑问,有强大的学习挑战性和内驱力。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践表明,简单易学的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需要学生经过探究而有所发现,而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满足能力较高学生的需求,并在交流中使能力较低学生有所感悟,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同时小组合作中各成员不同的测量创意的交流,也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得以很好的发挥,创新的思维面拓展,创新思维的交流效果更加直接,更有意义。其中乒乓球大球、小球的直径测量即是一种特殊测量方法的学习,同时希望爱好乒乓球运动的学生能在兴趣中激发学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用课件生动呈现的观看和学习效果弥补实物演示观看的小范围性。同时生动性和新鲜感吸引学生注意力。
五.课后拓展
【情景】PPT展示图片5:中国地图。【问题】设问5:在地图上用哪些方法可以测量海岸线的长度呢?在现实中,人们是如何测量海岸线的(资料查找)?【情景】
学生表演:一个学生坐不同高度的课桌椅。【问题】设问6: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来解决在实际中也可能存在的这个问题?要求:有兴趣的小组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问题交流后,写成报告提交。
“海岸线的测量”、“课桌椅高度”开放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业的引出则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引起学生对不同身边事物的关注,人文主义精神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还可能会引发部分学生进行与此内容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两个拓展问题各自独立,便于教师根据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学生学习程度、学生学习兴趣等进行选择。可以全选也可以单选,当然还可以是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创造性学习任务的设计。课外的任务主要对能力较高或兴趣较强的学生设计,不作强制要求。
五.训练与评价:
【课堂训练与评价】
1.“古人长度测量”查找资料课堂反馈情况。可采取课堂交流加分结合课后资料上交打等第的评价方式。
2.活动单1(见示例1):
功能:小组操作的工作纸。每一小组一份活动单1,配合纸尺A和纸尺B一起使用。
要求:(1)每一小组至少完成第1、2小题。第3小题动作快的小组可完成。
(2)在活动中愿意当堂进行展示交流的小组或学生加分。
(3)课后教师收齐各小组的活动单1,对能在交流后修正形成完整正确的刻度尺说明书的小组再加分。
示例1:
活动单1把纸尺A粘贴在适当的位置,用来正确测量线段CD的长度:分析上面的操作,编写刻度尺使用说明书:3.把纸尺B粘贴在适当的位置,用来正确测量线段MN的长度:(选做)
3.活动单2(见示例2):
作用:小组活动工作纸。明确工作任务,记录测量的数据或方法。
要求:(1)每个小组必须先完成第一部分,熟练规范掌握刻度尺测量方法后,再做第二部分。
(2)第二部分每一小组必须完成弯曲铁丝的长度测量方法。其它可根据时间、兴趣自选。
(3)每一次测量必须有记录。
示例2
活动单2一.简单长度测量:(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或自行设计)二.特殊长度测量:(以下为部分设计举例没,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
1.测量弯曲铁丝的长度。
2.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3.测量兵乓球的直径。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课后训练与评价】
对能完成“课后拓展”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问题交并写成报告提交的小组记录加分。
并选择制作较好或有创意的报告进行展示、存入学生优秀习作档案等。
示例3
纸尺A模型(纸尺B可由纸尺A打印后剪去前面一部分所得。)
(注意:纸尺画大小不要随意改变,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打印所得纸尺刻度与实际的尺有偏差!建议教师打印一份后与真实的尺比对刻度后,在根据情况调整后支撑各小组学具。)
情景
图片1和2
长度的应用
问题
设问1
活动
资料交流
情景
图片3
情景
实物
问题
设问2
问题
设问3
活动
填写单位
情景
图片4数据
问题
设问4
活动
交流
测量工具——刻度尺
课后
拓展
情景
图片5
问题
设问5
情景
学生表演
问题
设问7
长度的单位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
活动
简单测量操作
情景
活动单2
活动
特殊测量操作
活动
交流
演示2
问题
疑问1
刻度尺使用规则
情景
活动单1
活动
纸尺测量操作
活动
交流活动单
情景
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
演示1
测量结果:线段CD长
D
C
一.观察刻度尺:(如果有困难,暂时可不填)

(答案:零刻度)
三看: 看
(答案:最大量程)

(答案:最小刻度值)
二.刻度尺使用规则:
刻度尺位置要
(答案:放正或与测量边重合等)
确定
的位置
(答案:零刻度)
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尺
(答案:垂直)
记录结果要有


(答案: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N
M
测量结果:线段MN长
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