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2 15: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理)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60分;
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满分40分)
1、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
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2
.铁犁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商周时期B
.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西晋时期
3、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4
.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

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A




B




C




D




5、《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6、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7、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井田制经营
8、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
D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9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著名都会的形成是因为(
)
A
.政治中心的作用
B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商业的繁荣
D
.民族间交流频繁
10
、明清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出现的新变化中正确的是(
)
A
.松江开始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B
.出现脚踏三锭纺车
C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
.获得了“丝国”称号
11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商业市镇的兴起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农副产品大量进人市场

劳动力也
成为商品

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




B




C




D





12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政府大力扶植工商业
c
自然经济解体
D
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13、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
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
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14、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工商业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①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出现
②沿海外贸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③制瓷业中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④政府垄断盐、茶等商品的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 波罗游记》
1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西方列强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天竺
17、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B.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C.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受到严重冲击
18、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19、“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
D.非洲成为了廉价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20、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21、《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
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
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23、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
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25、下列选项不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实际情形的是(  )
A、棉纺厂的机器以蒸汽为动力
B、豪华的汽车穿梭于伦敦街头
C、富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
D、火车上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
26、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开平煤矿
27、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至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导致进口商品品种变化的原因是(

A、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海禁”政策的废除
D、西方棉产品物美价廉
28、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
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
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9、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30、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
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3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3、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34、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这反映出该地区(  )
A.棉纺织业为主
B.工业门类齐全
C.地理位置优越
D.自然经济解体
35、有学者认为:
“1840—1919年的八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显著的非常历史时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洋务企业的兴衰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36、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
37、
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利物浦过去承担“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  )
A.在远东建立东印度公司
B.在大洋洲进行欺诈贸易
C.在美洲掠夺金银
D.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
38、“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得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这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并经常观看胡蝶,阮玲玉等影星主演的国产影片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39、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什么影响
(12分)
高一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C
A
C
A
B
C
C
D
D
A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D
C
D
A
D
D
B
D
D
C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B
B
D
A
D
D
C
D
41、(1)现象:明清时期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分)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2)现象: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4分)
原因: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4分)
影响:使得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也因此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