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路发达的概况。
【自主学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_________,是“国之大计”。(3)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政策。2.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水利兴修对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____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_____、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_____和城镇________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有些颇具规模。2.商业的发展:(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__。(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___________。(3)_____、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江南徽州府的_____。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_________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2.表现:_____时,全国人口总数达1.5亿。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合作探究】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快速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材料一
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1)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信息?提示: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二年
代耕地面积(顷)1661年(顺治十八年)5
493
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6
078
4301724年(雍正二年)6
837
914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7
414
495(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材料三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提示: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商帮出现,出现工商业市镇等。【人口增加】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提示: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探究延伸点】1.手工工场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2.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必然产物;而人地矛盾的尖锐是引发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堂反馈】1.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右图),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商业发达C.手工业发展D.商帮兴起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3.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4.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我国人口统计简表时
间全国人口统计数顺治十八年(1661年)1
920万人康熙九年(1670年)1
939万人乾隆八年(1743年)15
000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31
000万人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时
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顺治十八年(1661年)6.88亩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亩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亩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51亩材料三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1)依据材料一,说明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2)依据材料三,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的社会现象。依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其原因。(3)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