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6-12 17: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材内容分析:
A
本课出自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教科书美术绘画系列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第三课《形的空间及质感》,本课时为第二课时材料及质感的表现。
B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绘画中怎样运用材料表达质感(在绘画中质感的表现技法)。
难点:学生通过材料或范画直观感受,运用质感的表现技法创作绘画作品。
3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的美术知识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初步技能操作能力,但鉴于班级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混合,美术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教学难易,但绘画的教学一旦进入空间表现的领域,就意味着学生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来逐步掌握绘画语言表现的图式程序,直至能够将这种图形语言转化为表现自己情感的时候,他们的绘画语言才真正具有了生命力。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绘画诸要素的相关知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应该是将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的时候了如何通过明暗表现画面的虚实?如何表现质感……当这些必须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方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呈现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思考如何进行写实绘画训练的有效教学的时候了。尽管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不能违背的教学原则是: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方能转化为技能。因此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在实践中去理解、内化知识,并获得技能。
4
设计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空间感、体积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质感的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回顾教材中对常规空间的阐述,以及空间的各种表现方法。接下来,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及教师精辟的讲解和实物触摸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中质感的形成原因,通过教师引导和示范,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多种不同表现空间的绘画方法。最后,通过研究性学习,重点理解绘画中不同的质感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拓展绘画表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笔触的尝试练习和不同材质的综合运用中获得绘画的乐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反思与展示评价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绘画创作的热情及审美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
A
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画纸,碎布料,树叶,笔,颜料等),B
回顾上节课关于空间的知识并提问A
以学生身上衣服为列,,提问:你喜欢它的原因B
出示(棉花,玻璃杯,贝壳,砖头)四样物品,请四位学生触摸并感受
1
工具为新课做准备2巩固旧知识,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
1
使学生感受夏天穿纯棉T桖,柔软,舒适,吸汗
2从学生感受和思考出发,切入主题,引发兴趣
学生答问
1学生感受后回答
2
学生回答;材质感受
(软,硬,粗糙,光滑。。。)
三)欣赏感知,自主探究
四)创作表现
C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材料带给我们不同的质地感受,并揭示课题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欣赏四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粗糙与光滑)、(寒冷与炎热)。
2画家用不同材料表达不同质感的画面:欣赏《粗麻布与红色》,《受胎告知》《照片复印肌理》等,3
提问:分析作品采用了那些材料和手法?
4
教师小结:.表现质感的方法:
a
色彩
b
线条
明暗
c
材料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你们准备的材料尝试制作一张表现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2.要求:分工合作,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  3
教师用撒盐,色彩平涂,布纹肌理等当堂示范
3
使学生对美术术语—-质感,加深印象1通过欣赏、自主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质感的认识 2也掌握了质感的一些表现方法。1学生自愿结成组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2
教师示范便于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开拓视野
3
学生接受新知1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思考问题。2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3学生提出问题。1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2
学生动手合作,气氛热烈
五)评价交流六)教学拓展
1、请学生将作业贴在展示区。 2、教师出示奖品:最佳创意奖、最佳绘画奖、最美色彩奖。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作品。指出不足。 1布置作业:观察日常生活物品中材质的运用和质感的体现2.教师小结: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1
、学生互相观摩、交流。2、学生自评、互评。3、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收藏自己喜欢的作品用评价表评价,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小组自评、互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学会了发现别人的优点,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后小组交流

课后反思
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不足之之处是教师课堂时间没把握好,绘画知识积累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