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
单选题
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B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中国古代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是在什么时期(
D
)
唐朝
B.宋朝
C.明朝鼎盛时期
D.清朝前期
3、.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A
)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4、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经济发展
B.环境改善
C.商业发达
D.医学进步
5、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从康熙时的1.5亿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B
)
A.1/2
B.1/3
C.1/4
D.1/5
6、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D
)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清朝前期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
A
)
A.玉米、甘薯
B.玉米、水稻
C.小麦、水稻
D.棉花、茶叶
8、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什么才是“国之大计”(
D
)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思想控制
C.改革科举制度
D.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9、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据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C
)
A.北京
B.江宁
C.苏州
D.杭州
10、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A
)
A.3亿亩
B.5亿亩
C.7亿亩
D.9亿亩
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
(3)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