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13 06: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3.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关注一项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信息量能力。
2.通过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锻炼胆魄、开发思维、认识到只有深入实际生活,处理调整好各种关系,才是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的办法。同时也发展了决策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使同学们建立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观念,增强保护动植物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
2.通过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和宣传有关保护措施的意识。
3.通过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锻炼学生接近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章学习,增强和完善学生法制观念,弘扬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有关“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情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和表演方式相结合。
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卡、学习指导卡、学习反馈卡、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聆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小女孩用实际行动,甚至用生命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2、请看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的内容: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类的生存。”
3、交流:从这段文字里,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
4、除了自然灭绝的因素外,“人为因素”也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那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着提出一些你想探究的问题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吧!
三、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哪些威胁?请分析教材P93页的图片资料。
2、交流:从第一幅图《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3、交流:从第二幅图《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物种灭绝的数量》坐
标中,你有何感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4、我们再来看看世界生物多样性概貌。
      世界生物多样性概貌


以描述的物种数


以描述的物种数
细菌和蓝绿藻
4760
其他节肢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132461


26900


46983


751000
苔藓植物(藓类和地钱)
17000
软体动物
50000
裸子植物(针叶植物)
750


6100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
250000
鱼类(真骨鱼)
19056
原生动物
30800
两栖动物
4184
海绵动物
5000
爬行动物
6300
珊瑚与水母
9000


9198
线虫和环节动物
24000
哺乳动物
4170
甲壳动物
38000

5、看两则关于世界生物灭绝速度和全球八分之一的鸟类面临灭绝的信息。
  资料一: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物以后,使整个绝灭时间表大大提前。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而且这种灭绝还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料已经够惊人的: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已不复存在。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严峻警告!
  资料二:世界八分之一鸟类面临灭绝,环保人士积极推进《大幅减少生物多样化的丧失》计划
本报讯 据法新社吉隆坡消息: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环保人士、科学家和政府官员2月9日汇集在此,参加最新一轮会谈,旨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化。该会议的网站说,地球上“估计有3.4万种植物和5200种动物———包括世界上1/8的鸟类,正面临灭绝”。
  虽然预期各国政府将在诸如基因改造谷物等问题上发生争执,但是要求保护各种生物———包括最丑陋的臭虫和最美丽的树木———的人士,将为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不懈。
  这次会议的名称为《生物多样化公约》各方大会第七届会议,简称“生约七”,会议将持续至2月20日。
  据悉,该公约诞生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主要目标是防止人类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发展而把其它生物驱向灭绝。
  该条约已获175个国家批准,但仍有些瞩目的国家未加入,包括美国。支持者们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缺陷,妨碍旨在延缓自然资源急剧丧失的努力。尽管如此,美国仍派遣其负责环境的助理国务卿麦克默里和另约30名随行官员赴会。
  会议的首要议题,包括山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化、保护区在生物保护中的作用和科技成果的分享。预期环保积极人士还将要求制订中期目标,以执行已同意的计划,也即在2010年前《大幅减少生物多样化的丧失》。
  联合国大学赶在这次会议前发表一份报告,警告“二十一世纪的淘金热”也即赶往南极洲发掘稀有生物,将会妨碍旨在管制这些勘探的国际努力。报告说,生物勘探者正争相寻找和开采“极端微生物”———这是指为了在地球最恶劣环境下生存而发展出独特生存能力的生物。
  科学界从未如此惊慌失措过,因为全球鸟类面临巨大威胁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华南新闻》
2004年02月10日
第二版
  6、小结:可见,全世界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世界生物正面临着威胁。
7、那我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教材P94页的图片资料。
8、学生逐一欣赏,明确有下列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
9、欣赏《我国珍稀动物物种》,《我国珍稀植物物种》。
10、请同学们看几则信息:《我国约15%的动植物面临灭绝》,《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比例惊人》。
资料一:我国约15%动植物濒临灭绝
据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国很多珍贵稀有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初步统计显示,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15%至20%,远高于10%至15%的世界水平。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如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减少,稀有植物望天树、龙脑香等濒于灭绝,大象、孔雀雉等大为减少,麋鹿、野马、新疆虎等2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已经或基本灭绝。初步统计还显示,我国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和13个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报道说,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了156种,约占其总数的24%。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3000种至4000种植物处于濒危之中。由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如果有一种植物灭绝,就会有10种至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其他生物消失。(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
  资料二: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比例惊人:八分之一的植物,四分之一的动物,九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爬行动物,四分之一的两栖动物,三分之一的鸟类。(资料来源:国家环保局)
11、小结:世界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事实。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真是触目惊心呀!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千古不变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到底有些什么原因?请同学们来分析教材P95页资料作答。
2、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引导全班交流:
(1)滥砍乱伐是原因之一。过度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据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森林仍保持在较大面积和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我国森林覆盖率由两千年前的50%,降到16.55%。
引导:为什么滥砍乱伐会造成生物多样面临威胁呢?
(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锐减,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锐减,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同时,森林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大面积森林砍伐,使许多植物尤其是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森林的破坏,使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
(2)第二个原因是滥捕乱杀。2004年12月13日的新闻联播中曾报道:仅2003年一年时间,就有700多只藏羚羊被偷猎者捕杀,现在,藏羚羊平均每平方千米仅0.2头。可以说,藏羚羊已濒临灭绝。非法武装盗猎分子对藏羚羊疯狂的捕杀滥捕乱杀具掠夺性,使我国的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
(3)第三个原因是环境污染。武汉市东湖在近20~30年间,由于排放污水,水底生活的113种生物减到26种,有60种已难见到。
引导:为何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会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生活污水的排入,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
(4)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水葫芦是外来物种,由最先的净化污水变成了导致水生生物灭绝的杀手。
引导:为什么?
明确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小结:通过对这4份材料分析,我们明确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1)滥砍乱伐 (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5、引导: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生物多样性面临锐减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6、交流。
7、引导:请同学们今后注意观察周围的生物多样性有何变化。
7、除了以上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锐减?
(对草原的过度开垦,挖出草根,筛出发菜,以供人所食用。这便破坏了草原,直接危及依赖草丛生存的各种动物,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除此之外,大气污染、过度捕涝、过度利用、农林鱼、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因素。)
四、知识回顾:
欣赏视频资源,反思回顾所学内容。
五、知识拓展,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1、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本节内容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愚昧和冷酷。“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咱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