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冀教版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件(10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下冀教版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件(10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12 18: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3张PPT。分数与除法例1: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1÷3= (块)因为把1块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
是这块饼的 ,就是 块。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块)3 ÷4=→→→=3 ÷4=想: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考考你: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 块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

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的数 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块表示 块 分数意义是:把1块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把3块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1份。除法意义是: 块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

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的数 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块表示 米的意义是:把1米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把3米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除法意义是: 块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

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的数 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块表示 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除法意义是: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区别
分母分数线


数除数除
号是一种运算
联系除法分数分子是一种数, 也可看作两个数相除
商分数值25你能行!7÷13=( )÷24= ÷ =5_8=( ) ÷( )25( )58990.5÷3=n÷m=(m≠0)242.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动脑筋想一想2.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
全长的 ( ) ,每段长( )米。2米÷3= 米明辨是非√××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1、求养鸭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2、根据除法计算:
7÷10=
答: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十分之七。
看看你学得怎样?
列式计算:1.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
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
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看看你学得怎样?
列式计算:2.小明用45分钟走了3千米
路,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45÷3=15(分钟)一共有15个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给5只小猴。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如果这堆桃子有6千克,那么每只小猴分到几只桃
提高练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基础复 习314365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
分数叫做假分数。真分数大于1或等于1。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分子大于分母分子小于分母2、把上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真分数假分数1、假分数都比1大。 ( )
2、 、 、 这三个分数都是真分数。( )
3、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
4、假分数的分子不小于分母。 ( )×√×√判断:××√写出所有分母是8的真分数:写出所有分子是8的假分数: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有 个;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分子是8的所有假分
数有 个。
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是( )个 。 是3个( )。
是( )个( )。 4个 是( )。
6个( )是 。 ( )个( )是 。78981653451119 分母是2、3、4、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真分数
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几个?分母是10的呢?分母2真分数个数1324354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小165109真分数和假分数练习基本练习: 1、说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
什么是带分数?它们各有何特点?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
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带分数都比1大。 2、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哪些是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导练: 1、一条水渠全长250米,已经修了100米。(1)已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2)未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3)已修的占未修的几分之几?(4)未修的是已修的几倍? 2.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0123( )( )( )( )( )( )( )( ) 分母是2、3、4、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真分数
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几个?分母是10的呢?分母2真分数个数1324354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小1651091、判断。
(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是假分数。( )
(2)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
(3)妈妈买了一张饼,小明一口气吃了 。( )
(4)1比任何假分数小。 ( )
(5)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7个。( )√×××检测:√ 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27374、10÷3= (天)答:这板药能吃 天。 (1)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
分子是6的假分数有( )。 (3) 是一个假分数, 是一个真分数,那
么x=( )。 (4)把1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绳子占
全长的( ),每段长( )。 5、填一填。 (2)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8米6、指出下表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再指出哪些假分数等于1,哪些假分数大于1。真分数假分数=1>1<17、拓展练习。 (1)一个分数 (a、b都是自然数),若
2<a<6,3<b<7,则在所有可能的分数中,真
分数有( )。 (2)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各1个,而它们的大小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这
三个分数分别是( )、( )、( )。 分数和除法专项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1厘米=( )米 23分=( )时
123千克=( )吨 7角=( )元 150平方米=( )公顷
21时=( )日
41平方分米=( )平方米
200千克=( )吨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是( )米。 小刚把13克的糖放入100克的水中,糖占水的 ( ),糖占糖水的 ( ) 。 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些糖果的( ),即得到 了( ) 千克。把3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用3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框架,每边的长度是总长的( ),每条边实际长( )米。 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是男生的( )。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或位置。

( ) ( )
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一本书200上午看了 。
(1)上午看了多少页?
(2)下午比上午多看5页,上午看的是下午的几分之几?
(3)全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68分 = ( )小时 5200千克 = ( )吨
3升400毫升= ( )升 32时= ( )日
28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厘米=( )米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27÷(?????)=(????)÷48
0.125=16÷(????)把5克盐放入355克水中, 盐的重量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把5克糖溶解在41克水中化成糖水,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15分钟,小华用了12分钟,小强用了13分钟,谁做得快,谁做得慢?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小队7人采集了8千克,第二小队6人采集了7千克,第三小队5人采集6千克。哪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得多?

有三名同学在一起做作业,小明5分钟做了4题,小红6分钟做了5题,小军4分钟做3题,哪位同学做最快,哪位做最慢?

五(1)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优秀成绩的有15人,得良好成绩的有20人,中等成绩有7人,其余的不及格,不及格的有3人,问四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1厘米=( )米
23分=( )时
123千克=( )吨
7角=( )元
150平方米=( )公顷
21时=( )日
41平方分米=( )平方米 200千克=( )吨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是( )米。
4.幼儿园老师吧20个苹果平均分给40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每人分( )个苹果。
5.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是男生的( )。
6.小刚把13克的糖放入100克的水中,糖占水的 ( ),糖占糖水的 ( ) 。
7.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些糖果的 ( )/( ) ,即得到 了( )/( ) 千克。
8.把3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 ( )。
9.把1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其中3 段占全长的( ),是( )米,。
10·用3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框架,每边的长度是总长的( ),每条边实际长( )米。一本书200页,小强上午看了十分一 。
(1)上午看了多少页?
(2)下午比上午多看5页,上午看的 是下午的几分之几?
(3)全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三个小朋友称体重,小明和小刚共重60千克,小明和小华共重62千克,小刚和小华共重66千克,三人体重各是多少千克?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
2.请你写出12和30的所有因数。
3.观察12和30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412510153012361236一张长30cm、宽12cm的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小组合作:
1.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剪?
2.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思路表现出来。
3.在剪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温馨提示:要刚好剪完,没有剩余。长 30cm宽 12cm剪成边长为 1cm 的正方形 且没有剩余。长 30cm宽 12cm剪成边长为 1cm 的正方形 且没有剩余。剪成边长为 2cm 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长 30cm宽 12cm剪成边长为 3cm 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长 30cm宽 12cm剪成边长为 6cm 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长 30cm宽 12cm12的因数30的因数 41251015301236123612364125101530 要使剪出的正方形大小相等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 12 的因数,又是 30 的因数。 1,2,3,6是12和30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6是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 和 30 公有的因数怎样找12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先分别找出
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
公因数再找出公因数中最大的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12的公因数:1、2、3、4、6、12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公因数有:1、2、3、6最大公因数是:6列举法用列举法找24和36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找出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别的方法吗?24=2×2×2×3
36=2×2×3×3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分解质因数法24 362212 186 9……同时除以公因数 2 ……同时除以公因数 2 ……除到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 2212 和 30 的最大公因数是:2 ×2 ×3 = 12……同时除以公因数 3 332 3能不能上题中的两个短除法合写成一个短除法?短 除 法用短除法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和12 15和30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从这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用短除法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和8 7和9 从这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只有公因数1的
两个数叫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今天的学习经历了哪些探究过程?你有哪些收获?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倍数关系、互质关系1. 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 和 815 和 308 和 918 和 302. 下面哪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有公因数 2 ?哪些有
公因数 3 ?哪些有公因数 5 ?玫瑰:72朵百合: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多少束?3.天使幼儿园把49块水果糖和29块奶糖平均分给小班的小朋友,结果水果糖多了4块,奶糖少了1块。小班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单元知识梳理1.1
4240.51
22. 你会给各种分数分一下类吗? 再说一说下面的分
数分别是什么分数。3.<><>4. 分数、小数如何互化? 先和同学讨论一下,再把
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
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0.20.035= 2.40.240.125= 0.225= 0.15≈ 0.533提高练习1. 下面的说法对吗?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2)分数都比整数小。
(3)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4)如果 b 是 a 的 2 倍(a≠0),那么 a、b 的最大公
因数是 a,最小公倍数是 b。
(5)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 1 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 )
( )
( )
( )2. 你听过 “冰山一角” 的说法吗? 冰山露在水面上
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下。假设一座
冰山的体积是 1 000 m3,它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
1 00 m3。冰山露在水
面上的体积占总体积
的 , 水面下的体
积占总体积的 。1
109
103.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分数。25 cm = ______m
600 g = _____ kg
0.28 dm = _____ dm36 dm2 = ______m2
750 ml = _____ L
258 cm3 = _____ dm34. 五(1)班同学戴近视镜的情况和五年级的总体
情况相比怎么样? 所以,五(1)班同学戴近视镜的情况与五年级的
总体情况相比要好一些。5.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48 和 54 的最大公约数是 6。
答: 每组最多有 6 人。6. 每枝 0.9 元 2 元 3 枝 4 元 5 枝 答: 2 元 3 枝的铅笔便宜。4÷5 = 0.8(元)7.* 9
4015
208.* 李阿姨至少带了多少钱?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
12 + 2 = 14(元)
答: 李阿姨至少带了 14 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