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奇妙的克隆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泌(mì)
渗透(sèn)
胚胎(pēi)
B、两栖(xī)
乳腺(xiàn)
哺乳(bǔ)
C、脊椎(jǐ)
爪蟾(chán)
濒临(bīn)
D、草莓(méi)
繁衍(yǎn)
匍匐茎(jìng)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B、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繁衍:
(2)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
(3)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濒临:
(4)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两栖: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
5、仿照例句,结合文章内容,给“克隆”下定义。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实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A)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B)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6、第1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7、“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
8、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精选;精确;精密;精心;精致
A、
B
、
9、第3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0、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11、试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
12、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13、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
14、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5、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
16、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表达实践
17、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克隆人的出现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有一天,你被克隆了,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发挥想象,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中考链接
18、小方搜集到下面一个有意思的图表,并和大家一起进行了探究。他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记忆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你就理解能力或创新能力对事业成就的重要性也发表了一点看法,你说:“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
。”
克隆前景问答
一问:克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复制”?
在克隆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马教授发现了许多新情况,其中之一是克隆技术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原样复制,在克隆和胚胎移植过程中会有一些遗传信息的损失。就好像拷贝软盘,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和原盘一样。虽然损失信息的数量极其微小,但对克隆牛会有什么影响现在还不知道。马教授说:“我们在实地观察中还发现,怀克隆牛的母牛奶头都是瘪瘪的,不像正常怀孕的母牛那样涨鼓鼓的。这也说明克隆牛胎在“养母”肚子里给养母的信息和正常牛胎有差异。差异在哪里,现在也还不知道。”
二问:克隆动物是不是一定短命?
研究表明,动物的寿命和体内染色体末端的基因——端粒的长短有关。年轻动物的端粒长,而年老动物的端粒则变短。有人据此推断:克隆动物既然是按照成年样本复制的,那么刚生下来的克隆动物的端粒就已经和成年动物一样短了,他们的寿命肯定不长。陈大元教授否认了这种观点。他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发现年幼的克隆动物端粒在体内端粒酶的影响下变得很长,和成年样本出现差异。所以,克隆动物的寿命不会比一般动物短。
17.奇妙的克隆
1、C
2、B(匍匋──匍匐)3、(1)逐渐增多或增广。(2)相处没有冲突,什么事也没有。(3)紧接、临近。(4)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生活;比喻工作活动在两种领域。4、(1)列数字(2)作诠释(3)作诠释(4)举例子5、“克隆”既指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也指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个群体。6、指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7、“难关”本义指不容易度过的时期,在这里是指从换核卵细胞到成为一条幼鱼的生死关。8、A
精确B
精心9、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0、列数字;说明了实验的艰难,表现了科学工作者面对困难不退缩,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11、第一段:中国克隆鱼的出世。第二段:英国科学家实验成功克降两栖动物──爪蟾。第三段:美国和瑞士科学家率先实验克隆哺乳类动物──小灰鼠。12、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13、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14、举例子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使要说明的更具体,更有说服力。15、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16、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17、略18、示例:①无论事业成就如何,理解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是基本不变的。②随着事业成就由小到大,创新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写出任何一点,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