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2 22: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设计理念】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由此可见,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课程标准及单元要求,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超越性,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创意说明】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奥波德所著。《大雁归来》是该书中的一篇观察笔记,文章内容具体详实,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切动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
有些人把这篇文章定位为科学小品文,这显然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因为文中虽然也涉及到一些有关大雁的知识,但作者本意并非在介绍大雁,而是要描写“沙乡”这块“世外桃源”里,自然万物(包括人类)之间平等、自由、美妙、和谐的境界,并借此表达自己“土地伦理”的观点:人与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为了获得这个共同体的平衡和长远发展,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以及这个共同体本身——这就是“土地伦理学”。基于以上认识,这篇课文应定位为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随笔)作品,由此确定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而非讲授大雁的知识。
  浓郁的抒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重在朗读,体会本文浓郁的抒彩。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学习使用最合适得体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思路】
  先展示大雁的图片,对课文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笔下的大雁的特点,接着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然后体会作者的情怀。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由此进行延伸,展示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的图片及资料,展示一则来自新华网的关于动物灭绝的资料,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最后是无声的结语,引领学生理解作家的深层情感并反思我们现实的生存状态,从而达到语文与生活的交融,真正体现对环境的尊重与关爱。同时,这种“字幕式”的渐次呈现文字的结尾方式是十分特别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沉浸在文字中,完全进入体验的状态,让文字自然流入学生的心灵,去浸润他们的灵魂,这种无言的境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和持久。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归纳要点,把握文章,训练学生概括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⑵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
品味作品语言,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3)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彩,来体会作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珍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着重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3、着重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本文浓郁的抒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幻灯片1、2)
  1、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展示大雁图片)
  2、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见到一群群飞行的鸿雁,常常会勾起文人墨客无限的遐想和情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有关描写大雁的诗句。(幻灯片3、4)
  二、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5)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滑翔(xiáng) 顾忌(j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朗读,学生听读,感受文意。
  2、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
  提问:作者观察到了大雁的哪些活动
(幻灯片6、7)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四、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节,观赏雁舞沙乡之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幻灯片8、9)
明确: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雁儿心声,进入雁儿内心世界,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
以这样的句式说话:读______________句(段),我发现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大雁。(幻灯片10)
  可抓住学生选择的语句做点评,教师示例:
  a.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者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b.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明确: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内部友爱、无私、民主、团结、重友情、有灵性,有联合观念。
  c.
多处衬托,突出了大雁的特征。
  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似乎也有数学头脑。
  (2)感悟作者情思:为了观察研究大雁,作者都是怎么做的,谁给了它们这份快乐、自由自在?文章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怎样的感情?
  教师指导:从作者观察大雁的行动和对大雁活动描写的语言入手,找出作者对大雁的感情的主线。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10)
  明确:
  1.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的钦敬。
  2.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她它们乐此不疲的辩论。
  3.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4.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⑤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
  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鸟之心,“爱”字贯穿全文,爱”融化在字里行间,他半夜三更偷偷“潜伏”在沼泽里,只为了聆听大雁的集会;
  几乎年年都统计光临农场的大雁的数据,并作科学的考察;   
  长期观察大雁的生活习性。
  沙乡的人们珍爱它、喜爱它,理解它们的需要,不干涉、不惊扰它们,给了它们一个自由的世界……
  (3)走进雁儿世界,寻找雁儿栖息之地、活动场所?(幻灯片10)
  沙乡:沼泽、池塘、沙滩、粮食……这块土地,给了它们回家的感觉。
  3、走进作者的庄园沙乡,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大雁、作者、沙乡三者之间的这一种境界,你会用什么词?(幻灯片11)
  欣喜、激动、兴奋、自由、无忧、温馨、美好、安详、宁静、幸福、和谐……
  五、研读思考,感悟作者情怀。
  1、这样美妙和谐的一种“境界”,是谁创造的?(幻灯片12)
  介绍作者及《沙乡年鉴》:(幻灯片13、14)
  1887年,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降生了。和我们在座的男生们一样,从小,他就喜欢去野外玩耍。长大后,他考入了耶鲁大学的林业系,并在大学毕业后研究起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土壤、森林和野生动物。46岁那年,他成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人生之路对他来说,可谓是一帆风顺、前景灿烂。谁也没有想到,他,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两年后,他买下了威斯康星河畔一个被人们遗弃的沙子农场,带着家人住进了农场破旧的小木屋,这一住,就是十几年。在这里,他亲自动手栽种了上千株松树,希望能够恢复这个农场的生态平衡;在这里,他每天观察和记录着动植物们的繁衍与生长,思考着土地的命运……
  2、你会把自己和课桌、书本、路边的一块石头、家里的一盆花……一起称作“我们”吗?为什么作者把农场、大雁、河流、山脉……这一切都称作“我们”?体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幻灯片15)
  明确:同学们的回答都源于丰富的心灵与用心的学习,那么作者呢?他又何以将大雁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而又是什么推动他为大雁付出那么多呢?
  介绍“土地伦理学”:
(幻灯片16、17、18)
  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
  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利奥彼德对大雁情有独衷,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人与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为了获得这个共同体的平衡和长远发展,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以及这个共同体本身——这就是“土地伦理学”。
  六、延伸迁移。(幻灯片19-24)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征慢慢从我们的视野重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1、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穿山甲: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黄嘴天鹅: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野味和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亚洲水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尤其在中国南部。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鸥:海鸥体型最小的一种。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作为野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新华网)
  七、教师寄语(幻灯片24-30)
  曾几何时,我们触目的是砍伐的林木,漫天的沙尘;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飘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珍禽奇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蛮的人祸。渐趋灭亡的难道仅仅是动物吗?
  我们现在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作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的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彼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
是他,让我们明白了:若要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尊重的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
有万物陪我们前行,我们还会寂寞孤助吗?世界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八、作业:课后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并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其急剧减少以至灭绝的原因.就此再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幻灯片31-32)
  九、板书设计理念:板书的形状象“家”的小篆字体,“家”的两个支柱由“大雁”和“作者”支撑,象征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员。这个家是由“爱”来维系。在大雁身上体现出的亲情、友情、善性等美好品质都回归到人身上,回归到这个“家”里。人类要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这个地球大家庭才能变成美好温馨的世界。(幻灯片33)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