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节 练习测量 同学们都测量过身高和体重,都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呢?
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也要测量生物体的面积和体积,而生物体又是不规则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呢? 探究竟1、测周长:细线
直尺2、测面积方格纸不满一格的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3、测体积量筒方法:先倒后滴、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为什么?)最小刻度0.1ml注意: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V1读数偏大
V2正确读数
V3读数偏小俯仰读数时:
俯大仰小4、测温度
想想我们测量气温和体温都是靠什么工具?
温度计应该怎么样使用呢?使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看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
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 浸入容器底或容器壁稳定拿出的上表面D放看体温的测定部位:口腔、腋窝和直肠口腔:370C
直肠:约高0.3~0.50C
腋窝:约低0.50C注意: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温度,当同时给出一个人的这三个人的温度时,这个人的温度应该取直肠温度,而不是三者的平均值。大家谈比较你和其他同学对同一物体的测量结果,它们的结果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呢? 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前后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实际测量当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因为在实际测量当中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准确,实际测量值都与准确数据存在一点差距,这就是“误差”。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去尽量减少误差。知识链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免的。但是如何减少误差呢?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错误的方法;其次,可以采取测量多次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实际用想一想,我们如何测一株小草的体积?
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迅速的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1、测量一片树叶的表面积时,可以将这片叶放在( )进行测量。
A、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浸没液体中
B、有均匀方格子的纸上
C、秤盘上称
D、前三种方法均可B将一粒葡萄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可以测量出葡萄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颜色 D 前三项都可以A祝学习进步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