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1
时、分、秒
R
三年级上册
点击播放动画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秒的认识
(2)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
(3)分秒之间的换算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秒的认识
你看到了什么?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呢?
提示:
钟面上最长最细
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2秒。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就是5小格,是5秒。
秒针共走过4大格,也就是20小格,是20秒。
认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1秒有多长呢?
大家来说一说:
你知道吗:一秒钟能做些什么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每秒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
……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眨一下眼是1秒。
秒针走1圈的时间是60秒。
点击播放讲解动画
归纳总结:
秒的认识: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针,它走
1小格是(
),走1圈是(
)秒,也就
是(
)分。秒针走半圈是(
)秒。
秒
1秒
60
1
30
1.
填一填。
小试牛刀
做熟饭大约需要
25(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
大约每天睡9(
)
时
秒
分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选题源于教材P6第2题)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
名
小
军
小
明
小
刚
小
亮
成
绩
17秒
15秒
18秒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小
明
15秒
2
小
亮
16秒
小
军
17秒
3
小
刚
18秒
4
<
<
<
3.
谁是冠军?
探究点
2
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
除了常见的钟表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6时55分57秒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
显示的时刻吗?
这个电子表显示的
时刻你知道吗?
10时26分37秒
点击播放讲解动画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1分=60秒。
探究点
3
分秒之间的换算
点击播放讲解动画
再听一听,这首歌播放了1分钟。
1分钟有多长?
听一听,猜猜这首歌播放了多长时间。
我的脉搏大约1分钟75次。
我1分钟可以写20个字。
我1分钟跳绳120下。
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时间单位时、分、秒,
由大到小已排好。
相邻进率为六十,
进率特殊要记牢。
秒的认识和分秒之间的换算:
1.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
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
60秒。
2.秒针走1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所以1分=
60秒。
1.认一认。
(选题源于《典中点》)
夯实基础
秒
2.
填一填。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个大格。
(2)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大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
(3)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4)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时。
(5)秒针从2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2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时针从2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
60
12
1
5
60
1
1
5
60
1
12
1
15秒
15分
3小时
3.
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钟面上,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5秒。( )
(2)钟面上,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3)小红5秒做了50道口算题。( )
(4)分针走一大格,秒针就走一圈。( )
√
×
×
×
4.填一填。
(1)( )表可以记录百米赛跑的时间。
(2)
是( )时( )分( )秒。
秒
9
30
15
5.填一填。
(1)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小格,所以1分=( )秒。
(2)单位换算。
1分=( )秒 3分=( )秒
5分=( )秒 10分=( )秒
240秒=( )分 120秒=( )分
360秒=( )分 420秒=( )分
2分20秒=( )秒
3分25秒=( )秒
60
60
60
180
300
600
4
2
6
7
140
205
90秒=( )分( )秒
75秒=( )分( )秒
(3)在
中填上“>”“<”或“=”。
3分
150秒 9分
90秒
140秒
2分
4分3秒
243秒
1
1
30
15
>
>
>
=
6.判断: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大格。( )
易错辨析
×
辨析: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第1题,第
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第10题。秒的认识
课题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结合生活情境探究新知。秒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知识的提升,由认识时、分发展到认识秒,通过创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践探究作为学生的思维平台,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直观观察钟表,通过数秒、看时间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各种钟表。学具准备:口算卡、钟表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1.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嘀嗒”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2.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1.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倒计时数数。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秒”这两个时间单位。答案:上体育课短跑用到秒;下课休息是10分钟。(答案不唯一)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①学生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③咳嗽一声是1(
)。答案:分秒秒3.判断。(1)秒针走1圈是1分。(
)(2)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是1秒。(
)(3)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秒。(
)答案:√√×4.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答案:小兰先到家。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秒针的认识。1.出示钟面,认识秒针。(课件展示)2.思考:怎么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3.指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二、体验1秒钟。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一秒。2.拍手练习。3.讨论:1秒能干什么?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嘀嗒”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三、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老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老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一、1.学生仔细观察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2.学生交流: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是5秒。3.观察手中的钟表所显示的不同时刻,说出自己的发现。二、切身体验1秒。1.听到钟表发出“嘀嗒”一声就拍下手,体会1秒钟有多长。2.学生跟着时钟的“嘀嗒”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同桌合作。3.学生交流。“嘀嗒”声、拍下手、数一个数就是1秒。三、1.认真观察钟面上的变化。2.学生动手操作。3.学生汇报:秒针走1圈,是60个小格,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说明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体验1分钟有多长。2.体验1分钟能算多少道口算题。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和老师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2.学生操作。
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老师抓住契机出示钟表来认识秒,通过课件认识秒等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感受1小格是一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长,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