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3 15: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破解“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破解“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 (1900年-1995年),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中国科技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早年以生物化学研究而著称 .1950年,发起成立英中友好协会,亲任会长(至1964年)。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并出版了30多卷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人们称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什么是“近代科学”? 哥白尼   日心说知识储备 伽利略折射式望远镜牛顿的经典力学牛顿牛顿发明的反射望远镜 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近代科学:知识储备 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传统科学:知识储备炼丹引爆图哈雷慧星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浑天仪《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探究“李约瑟难题” 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中国占58%其他国家占42%明朝以前世界和中国重要发明和科学成就 16世纪 17世纪 18-19世纪二.“晨光”PK“晚霞” 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教材所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编制《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农政全书》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请将下列事件分别按相应时间填入上图中
文艺复兴 西学东渐
启蒙运动 李自成起义
工业革命 清兵入关
宗教改革 闭关锁国
文字狱
考考你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农政全书》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运动资产阶级
革命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文字狱
闭关锁国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文艺复兴
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对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文艺复兴” 以复兴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文艺复兴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原因: 使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的态度、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天工开物》涉及了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 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双季稻大面积种植,产量极高。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材料二,(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 材料三,明朝的确是个强盛的王朝,……经济十分发达,万历年间中国GDP占世界的80%。当时江南等地已经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且明朝重农抑商的思想较少……愿和外国交流,引进了当时世界海上强国葡萄牙的大炮……?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阅读思考:原因:
(1)明朝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2)白银流通,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资本活跃。? ???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综合国力的强盛。? ??? (4)对外开放,与外国交往频繁。? ??? 材料一: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始尽”
???材料二:清王朝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坐以他事;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欠”,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
???材料三:清朝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出海的水手、客商,须“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预先规定往返日期,逾期不归,永远不许回。 ???
据材料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思考:重农抑商海禁《御制耕织图》工业革命 解释一: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三.破解“李约瑟难题” 解释二:科举制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破解“李约瑟难题”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科举制是否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小型辩论会四书五经科举考试的举间 崇祯年间袁州府学堂里的一幕,时任教师的宋应星信步来到书房,见好友王某正潜心诗书,遂拱手一礼:“王兄,近年宋某呕心沥血,著成新作一编曰《天工开物》,请王兄斧正。”王某信手拈来,见书中皆为农工技巧之类,遂推之一边,不屑道:“君子之道,当习四书五经。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伎数术,所以治身也。”宋应星叹曰:“夫儒教久居于庙堂,疲于济世而忘其天真。重人伦而轻自然,爱名节而弃本义。以王道为天道,唯余虚伪!”?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始终没能把认识视角定位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观上,而仅仅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和结构。儒学这种漠视自然、回避自然科学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思想障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知识普遍持鄙视态度,因为古代科技的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大多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属劳动者的对象,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熏陶下,科技称不上学问。 解释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破解“李约瑟难题” 解释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破解“李约瑟难题” 解释一: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解释二:科举制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他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的学者指出,没有成熟的自由市场,并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了创新发明的动机。
有的学者认为,近代科技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结果。这才是破解“李约瑟难题‘的症结所在。
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魏源李鸿章严复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