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地理
期中专区
高一下学期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6-13 15:28:4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永寿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图1),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20年代后
2.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人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据此完成3~5题。
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④以后最有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基数过大
C.人口增长过快
D.失业人口增加
5.
解决各国由于第4题出现的人口问题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压缩经济规模
B.
实行计划生育
C.
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D.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
6.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7.1980年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8.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政府政策影响的结果
B.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生活水平高
C.南方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D.南方地区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轻,气候条件好
9.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10.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11.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1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1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B.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反映台湾省(
)
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20岁人口比重现下降再上升
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5.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人口增长速度快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16.下列国家中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南非
D.加拿大
17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
)
A.出生率
B.
死亡率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人口基数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图3),据此完成18~19题。
18.
若此图表示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北美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19.若乙地为广州,则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矿产资源开发 B.位置优越
C.经济迅速发展
D.气候温暖湿润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20-21题。
20.甲城市周围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21.乙地区的有一种新颖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迁移农业
读“木桶效应图”(图5),该图说明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据此完成22~23题。
22..以某地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4500、6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
8000
B.
10000
C.
6000
D.
4500
23.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b
D.a
24.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水源不足
B.土地资源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劳动力不足
2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交通条件的发展
C.各功能活动之间空间竞争和集聚的结果
D.民族信仰不同
26.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文化用地
27.读图(图6)所示,北方某村春夏季节生产粮食,
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
猪场。该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地形条件
B.
光热条件
C.降水条件
D.
土壤条件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经历了由“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
卉棚”变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气候
B.
市场
C.
地形
D.科技
29.有关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的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显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具备
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30.主要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或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31.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经济规模
C.城市的用地规模
D.城市的地域位置
32.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33.在中心地理论中,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
A.矩形
B.圆形
C.六边形
D.五边形
34.下列有关城市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B.城市水污染的来源是生活污水
C.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D.地形封闭的城市有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
35.在大城市提倡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数量
36.下列属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生的现象是(
)
A.环境污染
B.交通拥挤
C.绿地面积减少
D.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读“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图”(图6),据此完成37~38题。
37.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38.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A.机械化水平低
B.市场适应性强
C.对环境破坏严重
D.农民生产负担重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以下39---41题。
39.在图中,③区
(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40.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41.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4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2013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据此完成43~44题
4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
4.92%
B.
0.492%
C.
7.16‰
D.
12.08‰
44.
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
B.“高-低-高”
C.“低-低-低”
D.“高-高-高”
右图表示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45~46题。
45.图中1~4四个国家最不发达的可能是(
)
A.1
B.2
C.3
D.4
46.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3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严格计划生育
B.吸引人员迁入
C.鼓励人员迁出
D.提高人口素质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47-48题。
47.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48.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9.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0.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51.(10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五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总的变化趋势是
。
(2)日本的城市化和其他几国的城市化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五国中,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________,但20世纪80年代后明显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读下图“几个国家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代表英国的是___________,代表巴西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__________,为防止这一现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有些城市出现了__________的迹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过度城市化,此过程常见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
分)
53.读“我国华北某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花卉种植在A处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乳牛场建在B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建在C处的主要原因是(
)(双选)(2分)
A.种植小麦、玉米不需要接近公路和水源
B.越接近城市,土地的价格及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
C.按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小麦和玉米的产值低于种花卉和饲养乳牛的产值
D.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应远离消费市场
(4)近些年来,该地区引进了欧洲纯种奶牛以及蔬菜无土栽培,并有计划地建立起了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出现上述农业生产现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分)
54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读下面柱状图(资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上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__。(1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
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
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5分)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
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洲。(2分)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
,原因是
(2分)
55.读“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图为美国本土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1)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不同之处是
;
。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
(4)美国东北地区的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D
B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A
A
D
C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A
C
B
B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A
C
C
B
D
C
B
C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B
B
C
B
B
C
C
D
B
永寿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地理答案
51.
(10分) (1)上升(2分)
(2)相同点:均呈上升趋势 (4分)
不同点:日本起步早、水平高;其他四国起步晚、水平低
(3)晚 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4分)
52(10
分)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分)
(2)①
②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较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早,发展中国家较晚(①国后期发展缓慢且出现逆城市化,②国增长速度较快)(任意两方面即可得4分)
(3)逆城市化
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经济衰落)再城市化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意思对即可得5分)
53(10
分)
(1)近城市,接近销售市场;接近水源,便于灌溉
(2)靠近公路,便于将产品及时运到消费市场(城市)
(3)B
C(4)科技(技术)政策
54(10分)(1)外来流动人口 (1分)
(2)老龄化(1分)
老年人口多,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生活孤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答对两点得2分)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等(2分)
(3)拉丁美(1分)
欧(1分)
(4)高(1分)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1分)
55.(10分)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1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
美国有乳畜带分布(1分)
中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水稻种植(1分)
(2)地势平坦
夏季高温多雨(1分)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1分)
(3)热量不足(1分)
水旱灾害多(1分)等
4)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答对任意两点就给2分)
图1
图2
%
%
%
0-5
0-5
0-5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图3
图4
图5
图6
图5
图6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