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独立作业
七年级历史试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请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明朝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3.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中迁都北京的皇帝包括( )
①明成祖 ②皇太极 ③顺治帝 ④康熙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某中学组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的出发点应是( )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
6. 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7. 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A.《天王送子图》
B.《清明上河图》
C.《金刚经》
D.《游春图》
8. 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双方停战 B.相互通商
C.划分中俄东段边界 D.划分中俄西部边界
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10.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
A. 民族歧视???? B. 恩威并重? C. 坚决镇压??? D. 民族平等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 )
A.扇贝 B.白银 C.银票 D.黄金
12. 明清时期,中国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纺织品、茶叶、瓷器???????????B.纺织品、水稻、瓷器
C.纺织品、茶叶、水稻?? ??????? D.茶叶、瓷器、水稻
13.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下列属于长城所折射出的精神之一的是( )
A.坚韧刚毅 B.求同存异 C.知耻后勇 D.居安思危
1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
A.“交子”纸币 B.“会子”纸币 C.开元通宝 D.光绪通宝
15.下列不属于清政府采取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
A.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B.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C.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D.实行恩威并重的民族政策
16. (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艺术的结晶。它是
A.唐都长安 B. 布达拉宫 C.元大都 D. 明清紫禁城
17.到明朝末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农工商“四民”中,商人的位置由最后一名上升到第二,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重农主义”政策的推行
C.商人的勤劳 D.康乾盛世的出现
18.明朝初年,奠定了君主集权体制的基本格局的举措不包括( )
A.奖励垦荒 B.创立内阁 C.设立锦衣卫 D.迁都北京
19.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其共同目的是( )
A.巩固完善行政制度 B.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C.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D.抵御沙俄的侵略
20.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④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
A.②③④?? ??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我国一直以来都注重加强与西藏地区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二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
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元朝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清朝初期对西藏宗教首领采取了册封制度,除顺治帝册封达赖外,还有哪个皇帝册封了哪个喇嘛教首领?(4分)
(3)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
22.(16分)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图示反映是的哪个朝代首创的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该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该朝为加强管理边疆地区所设的两个机构名称。(6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当时疆域范围最为辽阔的国家之一;国家统一,政权稳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各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上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18世纪,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
(1)列举中国古代曾出现的三个盛世局面。(6分)
(2)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历经哪几个皇帝时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的相关史实两例。(4分)
2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1)图一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朝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打败沙俄?并在平等的
基础上签订什么条约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4分)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两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6分)??
(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
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独立作业
七年级历史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 ; (4分)
(2) ; (4分)
(3) (2分)
22.(1) ; (4分)
(2) ; 、 (6分)
(3) ; (4分)
(4) (2分)
23.(1) ; 、 (6分)
(2) ; 、 (6分)
(2分)
(3)
(4分)
24.(1) ; (4分)
(2) ; (4分)
(3) (2分)
; (4分)
(4) (2分)
座位号
2017年春学期第2次独立作业试卷
七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A
C
D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B
D
A
A
B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行省制度; (2分)
加强对边疆的有效管辖(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 (2分)
(2)康熙、班禅(或班禅额尔德尼) (4分)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思相近即可) (2分)
22.(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分)
(2)元朝;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或巡检司) (6分)
(3)明朝;明太祖(或朱元璋) (4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分)
23.(1)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6分)
(2)康熙、雍正、乾隆; (6分)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技术革新与推广(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2分)
(3)当时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白银流入中国;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了6个。 (4分)
24.(1)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4分)
(2)雅克萨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4分)
(3)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2分)
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4分)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坚决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势力和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