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14 00: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原因
3.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4.说出人类所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2.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所属的类型及重点保护的对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只熊猫宝宝牵动万人心”——教师通过介绍在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出生的熊猫宝宝经亚特兰大、中国四川省和全球其他地方近6万名网民投票,最终于2006年12-------月15日被正式命名为“美兰”这一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保护大熊猫意义何在,从而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生物多样性
教师向学生展示数据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遗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理解每种生物在自然界都有其特殊的位置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1)指导学生正向思维,先写出人类生活所依赖的动植物名称,然后再写出与这些动植物生存息息相关的生物,使之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网上的生物由于种种关系而相互联系,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生物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如果其中一个生物失去了它的栖息地或者不再找到它常吃的食物,就会灭绝掉,整个生物网就会破碎,而修补是一件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2)指导学生反向思维,如果自然界一种生物灭绝,则以这种生物为食的生物和这种生物所食的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与它们相联系的其它生物,最终整个生物网会遭到破坏,受损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3)小结:概况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
教师指出:专家估计,我们现在令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动物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有些物种灭绝的速度更快,大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10000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正成为濒危物种。
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产生危机感。
案例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带领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补充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几年来在我市蔓延、防治的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危害,重点分析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最后归纳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组织学生将课前查找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进行表达与交流,全面了解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了解各项措施的优点。
五)从我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的讨论题,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特有的动植物,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等,激发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和他们一起分析如何做。
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引导学生关注各保护区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的原因。
三、拓展——
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
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历年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活动的意义以及历年想要表达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1.生物多样性三个组成之间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
物种数量的锐减不仅威胁了物种多样性,也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面使遗传多样性也面临危机。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
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措施:
迁地保护:一般是在不能实施就地保护的基础上才选择进行的补充手段。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五、板书设计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好着良好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迫切感。但学生对人类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又不是很清楚,所以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地获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