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 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 蝉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3 19: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诵读欣赏

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虞世南:初唐诗人,书法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2、解释。
1)、饮:
2)、籍:
3)、绥:
4)、清露:
5)、流响:
3、你能说出3个含蝉的成语吗?
问题一: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垂
緌/饮/清
露,流
响/出/疏桐
(2)孤
雁/不/饮
啄,飞
鸣/声/念群
(3)暖
戏/烟
芜/锦
翼/齐,品
流/应
得/近/山鸡
(4)相
呼/相
应/湘
江/阔,苦
竹/丛
深/日
向/西
问题二:虞世南的《蝉》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这是一首咏物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表面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表面是咏物其实是咏人。那是因为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点评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凭借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系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二、合作探究。
1.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2.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 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4、赏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三、知识拓展。
1、这首诗借蝉抒怀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唱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