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感悟世间百态
9
故乡
名校讲坛
1.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帝国主义依然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2.主题解说
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悲惨遭遇的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人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重点突破
请你分析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提示一: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锉刀,在时间这块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提示二:杨二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提示三: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提示四: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4.难点攻克
课文最后一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一: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
提示二:这段话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5.结构图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6.学法点津
探究复杂多义的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是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典型例题】通读全文,概括《故乡》的主题。
【参考答案】示例一:“故乡”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的。示例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示例三: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技法点睛】(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3)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
(4)从小说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以及语言的感彩来领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寒噤(
)
愕然(
)
颧骨(
)
惘然(
)
阴晦(
)
祭sì(
)
zì(
)睢
脚huái(
)
2.比较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a.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①,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②么?
b.鲁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③。
①
②
③
(2)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睢而生活。
①
②
③
3.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共有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两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找出来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绍兴的水资源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1)标点符号:
(2)病句:
4.(柳州中考)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哈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②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③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④随着江水流动,江雾由淡变浓,转眼间像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5.(北京中考)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儿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远。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鲁迅》)。
理解:把“希望”比作是“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生活。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你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2)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请以“保护耕地”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7.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生平解读】鲁迅有过“弃医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历,假如你们小组以“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为论题展开辩论,你认为下面哪一则材料不能选用?为什么?
材料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医只能救人的身体,而学文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肉体,而不能医治人的精神、灵魂。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愚也。
材料二:鲁迅在小说创作上具有开拓精神,自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不断探索小说文体,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形式活泼多样。
(3)【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
推荐词:
(4)【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
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苏州中考,题目有增改)阅读选文“我日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夜盼望新年,新年到了,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和“这来的便是闰土……老爷!……”,完成下面的题目。
8.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为什么“只是不怕我”,而且“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10.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两句中省略号的不同表达作用。
①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②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11.
闰土见了“我”,脸上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贵阳中考)
舌尖上的乡愁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地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本文略有删改)
12.
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以第____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段⑤和段⑥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表达方式。
13.
段③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4.
段④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
15.
谈谈段⑦“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的不同含义。
16.
文章以“舌尖上的乡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多么高妙的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故乡的全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寥寥数笔便点染出明朗神异的景象。请你也运用白描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勾勒出你美丽的故乡吧。
中考满分作文优美语段集锦
1.你是一个懦弱的人,让自己变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强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使自己学会合作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浮躁的人,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就是垒高。
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高的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不在于你获得多少金钱,而在于垒高自己,实现生命的本质超越,精神的生命像物质的生命一样。时刻需要保鲜氧气,垒高自己就是最好的氧气之一。
(《垒高自己》)
2.小学,在那个充满童真的美丽的校园里,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每年考试都名列前茅,赢得老师、同学与父母的一致认同!每天写完作业,我都有时间来听一些好听的音乐或者读一些世界名著:我在“汤姆叔叔的小屋”里徘徊,在“呼啸山庄”里散步,与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在一起寻找“绿野仙踪”。周末的时候,我可以和父母一起游览名山大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徜徉。在交际上,我总是得心应手,小伙伴们在一起都十分亲切;在生活、学习上跟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大家也都会微笑着解除……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快乐啊!
(《心里有首快乐的歌》)
3.如果你很苦恼,我愿意送你一份微笑,抹去你的忧伤,带给你欢乐;如果你遭受了挫折,我愿意送你微笑,给你信心和勇气。
告别了苦恼和挫折,朋友,笑一笑吧,把微笑送给别人,迎接你的会是无数张笑脸,这也就是微笑的魅力所在。
(《微笑的魅力》)
【参考答案】
1.jìn
è
quán
wǎng
huì
祀
恣
踝
2.(1)①神灵
②自己的希望
③崇拜的对象
(2)①劳碌奔波
②辛勤劳苦
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3.
(1)①句中“水乡”应加双引号。③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2)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或者删去“努力构建”,并将它前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4.
A
5.D
(解析:A项“都开满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赶趟儿”表明各种花是同时在开放的,没有先后顺序;B项描写的是野花在草丛中摇摆的样子,原文并未写到阳光;C项中所说“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与原文不符。)
6.(1)反映了开发商盲目开发、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国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民失地的情况。
(2)示例一:为了我们的生存,请节约每一分耕地。示例二:粮食是我们的生命线,没有耕地,哪来粮食?
7.(1)示例: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2)材料二。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创作上的开拓精神,与辩论的论题无关。(3)野草示例: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4)示例: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8.
孩子很怕生,但对同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容易沟通。这样写表现出少年闰土的纯真可爱以及与“我”的亲密关系,与后文中年闰土对“我”的“恭敬”形成鲜明的对比。
9.
见到少年时的好伙伴,“我”很兴奋,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前的闰土变化太大,让“我”感到陌生,而且“我”从闰土的外貌变化中预感到他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我”的心情变得复杂,“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10.
①表示内容的省略,表明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悦与兴奋。②表示话语中间的停顿,表明闰土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反映了中年闰土的生活苦不堪言。
11.
“欢喜”是因为与儿时的朋友久别重逢很兴奋,“凄凉”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境况不好很悲伤。
12.散文
一
描写
议论。
13.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生命中最新鲜的味道和故乡味道,同时开启下文对家乡美食的回忆。
14.
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思亲、念家、乡愁也可)。
15.
第一个“厚味”是指:血亲之间的取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联,母亲的辛苦劳作,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等人生感悟;第二个“厚味”是指:喷香的饭菜(妈妈创造的美味)。
16.
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交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的内容(线索);全文以“舌尖上的味道”为切入点来组织材料,巧妙地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系。③点明了文章主旨。全文通过舌尖上的美食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17.【例文】一切都是天然的,朴实的。水,是从山间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清泉,没有一丁点儿污染;树,是原生态的参天古树,密得投不进一点儿阳光;院子,是古色古香的四合小院,每家每户串联起来,便若一个庞大的古物展览;山,是呈垂直型的,连人家看起来都是“立体的”,一家去另一家串门,还要往上爬呢;人和动物,是共处的,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