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图1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2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7290063】
图1
图2
1.图1中的景观反映了图2中的环境问题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2.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
A.①②
B.①④
C.④⑤
D.②⑤
【解析】 第1题,图1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图2中①表示全球气候变暖,②表示酸雨,③表示南北两极冰川融化,④表示土地荒漠化,⑤表示臭氧层破坏。第2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有效减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
【答案】 1.B 2.A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读图,完成3~4题。
3.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由题干可知,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40~50厘米,而该地农田海拔在5米以上,不会被淹没,但部分滩涂将会被淹没。海平面升高使得海水入侵,沿海地区地下水盐度升高,农田土壤盐碱化加重。港口将会被淹没,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和滥伐森林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答案】 3.A 4.C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6.下列采取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降低紫外线对人类伤害的是( )
①外出时,使用防紫外线的伞 ②推广使用新型制冷系统和无氟制冷剂 ③生活中少使用喷雾剂 ④涂抹防晒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制冷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明显升高,影响人类健康。氟氯烃化合物广泛用于制冷设备、化工产品中,如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减少氟氯烃的使用是减轻臭氧层破坏、降低紫外线伤害的根本措施。
【答案】 5.C 6.B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 )
A.瑞典的无鱼湖
B.夏季购买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
C.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D.城市正午空气质量好于清晨时的空气质量
8.为保证城市拥有良好的大气环境,河北省某城市市长调整了下列工业部门,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将化工厂迁至城市的东北远郊
B.将钢铁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远郊
C.将酿造厂迁至城市的东南近郊
D.将火电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近郊
【解析】 第7题,云南某地大理石雕像“面目残破”是酸雨造成的。瑞典的湖泊,鱼类死亡的原因也是由于酸雨造成的。第8题,河北省某城市夏季多吹东南风,把酿造厂迁到城市的东南近郊不合适。
【答案】 7.A 8.C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A、B两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的酸雨污染向东北方向扩展,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中的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从自然因素分析,加速该地区这种环境恶化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我国南方C地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为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中A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B地位于西欧,两地经济发达,耗费的矿物燃料较多,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西欧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酸雨向东北方向扩展。D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因素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我国酸雨污染南方比北方大主要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考虑。
【答案】 (1)北美和西欧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遇水汽凝结形成酸雨
(2)受西南风的吹送
(3)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滥垦草原 炎热干燥的东北信风使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4)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湿度大,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且土壤呈酸性,无法中和酸雨
[能力提升]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
10.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2.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0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第11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第12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
【答案】 10.A 11.D 12.D
1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27290064】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4)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A地区为我国内蒙古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开垦及过度放牧,致使土地沙化现象严重;而且在风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沙尘暴现象。B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易产生酸雨。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黄河、珠江部分河段水质较差,其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樵采,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
(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
(4)该区有色金属冶炼发达,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且降水较丰沛,易形成酸雨
(5)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中章末综合测评(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1~2题。
【导学号:27290074】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 本题组趣味性浓厚,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
【答案】 1.D 2.D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4.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 第3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结论。第4题,从图中可知②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 3.A 4.D
为了过滤大气中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大学生发明了PM2.5捕集装置(如图)。读图,完成5~6题。
5.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危害人体健康
B.加剧自然灾害
C.改变水资源分布
D.制约城市化进程
6.该捕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 )
①工业炉窑 ②家庭厨房 ③大型船舶 ④蔬菜农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5题,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可用于柴油机的废气过滤,所以可用于大型船舶的废气处理,另外工业炉窑也属于PM2.5的排放大户,也可用该装置进行PM2.5过滤。
【答案】 5.A 6.B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在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①放虎归山,与狼共舞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围湖围到湖中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7题,根据曲线图可看出,丁曲线环境污染程度最低,总体来说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故D项正确。第8题,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道路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及现实的环境压力等影响下制定出的,尽可能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先污染,后治理”与自然资源贫乏无关。故B项正确。第9题,“放虎归山,与狼共舞”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答案】 7.D 8.B 9.A
2017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回答10~11题。
【导学号:27290075】
10.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第10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①是生产行为,故C项正确。第11题,绿色生活方式应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答案】 10.C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28分)
材料一 各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量(单位:千克)比较。
日本
美国
印度
中国
9.9
12.4
25.2
70.5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的能源密度变化曲线图,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标,用能源消耗量与产生的GDP的比例表示。
图甲
材料三 图乙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图乙
(1)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费特点,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从发展变化上看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处于污染时代所代表的时间段是________。(OA、AC、CB、BE)。
(3)要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议中,正确的是(多选)( )
A.加快电力脱硫进程,削减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C.倡导私人交通工具,削减公共交通工具的环境污染
D.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表可知,单位产值日本的消耗最少,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材料二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密度总体下降,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第(2)题,在AC、CB段,污染水平高于环境容量。第(3)题,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措施均可。
【答案】 (1)日本 利用率低 能源密度总体上不断下降,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AC和CB (3)ABD
13.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明显减少。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材料二 我国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势?
(2)在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玉米转化为车用燃料酒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自然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材料一反映出,车用乙醇汽油排放废气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材料二的生产流程图中,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可以看出该生产模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
【答案】 (1)资源利用率更高;废弃物排放少,减少环境污染。
(2)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原料充足 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3)河南纬度低,气温高,在沼气发酵等环节上有优势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大气污染与酸雨
③适应自然
④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⑤公平性原则
⑥共同性原则
⑦加强国际合作
⑧伦理道德观
⑨市场行为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2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解析】 第1题,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黄河沿岸地区取水量增加,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第2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导致其携带的泥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河流的流量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故黄河水量减少会使其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河流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基本没有影响。
【答案】 1.D 2.B
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解析】 分析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从流域内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入手,如降水量、降水强度、地形坡度、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
【答案】 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渭河流域地理简图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解析】 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中上游抽水截留、沿河污水排放是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流域的治理要注意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流域统一分配与调度;结合水资源紧张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
【答案】 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
【答案】 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学业分层测评(十五)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人类必须首先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27290071】
1.下列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B.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发展的标志
C.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D.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2.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做法是( )
A.控制人类的发展,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
B.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缓解人地矛盾
C.加速开采自然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D.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构成危害
【解析】 第1题,传统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NP)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第2题,协调人地关系不是通过控制人类的发展去恢复环境的原始面貌,也不能通过加速开采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围湖造田会导致环境恶化。
【答案】 1.D 2.D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4题。
3.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3题,根据农产品的分布进行空间定位。从图上看,该地区种植甘蔗、水稻,还能养鱼,应位于较低纬度的水乡。选项中的河套平原、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热量不能满足甘蔗种植的需求,只有D项闽浙丘陵符合题目要求。第4题,解答本题时要看每一个选项是否符合图示的意思,图中各要素间的循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图中有沼气提供能源,而沼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②和④的意思没有蕴含在图中,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
【答案】 3.D 4.B
下图为某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箭头( )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太阳能产生沼气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6.生态农业建设,使该村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体体现在( )
①发展生物能 ②规模化经营 ③清洁化生产 ④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第5题,依据图示,①表示饲料加工的精饲料和下脚料供给养殖业;②表示种植业的粮、菜、棉等供给农户;③表示农作物秸秆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④表示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供给市场。第6题,沼气、养殖的废液、粪便、沼渣等进入种植业,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答案】 5.B 6.C
陕西榆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曾“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发展高耗能工业。近年来,该地区在经历了“黑三角”的教训之后,正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7~8题。
【导学号:27290072】
7.经济发展初期,当地大力发展的工业与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搭配正确的是( )
A.洗煤工业——温室效应
B.高耗能工业——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C.能源工业——臭氧层空洞
D.建材工业——酸雨
8.下列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产业链延长模式,增大了环境治理成本,无经济效益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7题,材料中显示:陕西榆林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质。第8题,该发展模式使产业链延长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治理成本,但使“废弃物”得到回收利用,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答案】 7.B 8.C
9.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_______,经过清洁的________过程和产出清洁的________。
(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________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__,并拓展到________。
(4)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__发展。
(5)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________基地,为保护环境,国家已决定将________市列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解析】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答案】 (1)能源 生产 产品
(2)末端 废弃物 (3)源头 生产全过程
(4)经济 环境 可持续 (5)能源重化工 太原
[能力提升]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0.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④方式符合题意。
【答案】 D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1~12题。
11.维持这一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12.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 第11题,由于该地区降水较多且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森林在该区域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在维护生态循环中的地位与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第12题,由于该地区的村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加大了该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由于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较小;发展农业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把村落建在梯田上方,主要是为了获取清洁的水源。故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11.B 12.C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27290073】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指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
A矿产地是________;B处是________山脉。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基础知识,对记忆的要求高,注意积累。第(2)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做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所学知识做出回答。第(3)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第(4)题,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 (1)察尔汗 祁连
(2)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重点)
3.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实际正确评价人类的发展行为和思想。(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阅读教材P88—P90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2)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人类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2)环境问题:过度放牧、过度毁林开荒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3)人地关系:不协调,但产生了科学的萌芽。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2)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等,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
(3)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正误判断:
(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
(2)农业文明时期出现的局部环境问题大多源于环境污染。( )
(3)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
【提示】 (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 农业文明时期出现的局部环境问题大多源于生态破坏。
(3)× 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具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材整理2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教材P90—P93,完成下列问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背景
①全球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变,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
②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出了偏差,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主要内容
①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
②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不能危及后代人发展,即代际公平。
④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
(3)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责任公平。
(2)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3)共同性原则: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正误判断: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
(2)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属于公平性原则中的代内公平。( )
(3)“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
【提示】 (1)√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如此定义。
(2)× 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属于公平性原则中的代际公平。
(3)√ “竭泽而渔”就会使鱼无法持续利用,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从史前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和现代文明时期四个发展时期,各个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特点、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都不同。
探讨:说出人类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提示】 史前文明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农业文明时期不能认识人地关系的协调性,但开始探索人地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现代文明时期人类认识到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探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环境问题有何不同?
【提示】 “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出现在局部地区;“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既有生态破坏,又有环境污染,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探讨:有位哲学家说道:“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时,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时,文明结束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 当人类开始砍倒第一棵树时,说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开发自然,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得自然资源的数量急剧下降,可再生资源失去了再生能力,但是人类仍然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就消失了,失去了生存环境,人类文明也就消失了。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人地关系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史前文明
低下且发展缓慢
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
耕作、灌溉技术得到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
人类试图改造自然,对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加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张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文明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现代文明
空前发展
重新认识人地关系,提出人地协调的新型伙伴关系
在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探求人地和谐统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逐步趋向协调,环境问题逐步得到控制
1.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27290065】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现代文明时期
(2)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
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
C.东北三江平原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
【解析】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扰动最大。第(2)题,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会对全球的气候、生物多样性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 (1)C (2)A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探讨:说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提示】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
探讨:在共同性原则要求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一样的吗?
【提示】 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探讨:“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探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 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享有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人类要为后代留有发展的条件;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积极、务实地参与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2.《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2)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 )
A.当地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C.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优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
【解析】 第(1)题,“共同”说明了抑制全球变暖是全球的共同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区别”则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和自身的能力来赋予其相对应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第(2)题,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高消费水平使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把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目前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所以发达国家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但这不是其天然的责任。
【答案】 (1)A (2)D
工业革命
探讨:人类中心论在工业文明时期表现最突出,试分析其核心思想。
【提示】 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探讨: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面临着哪些前所未有的压力?
【提示】 (1)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
(2)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度。
(3)环境污染的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
(4)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1.由图可知,人类掠夺式开发利用新材料、新资源。
2.由图可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各种机器、设备竞相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3.上图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人类依附自然,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
B.人类利用工具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抗性增强
C.人类要征服自然、人地矛盾尖锐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解析】 图示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盲目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答案】 C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第1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2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1.A 2.B
对点训练2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人把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出口,不计环境成本,低价出售资源产品的行为称为“环境倾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下列措施中最适当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B.发达国家不需要对此承担责任
C.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
D.国际贸易中要大幅度提高资源价格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了发展中国家,这种行为直接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可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地域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解析】 第3题,要解决这种“为了扩大出口,不计环境成本,低价出售资源产品”的行为,需要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出口资源。第4题,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相当于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 3.A 4.B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1~2题。
甲 乙
1.在图甲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产生于图乙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
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图甲阶段为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图乙所示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早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企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 1.A 2.B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导学号:27290067】
3.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
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
4.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
A.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B.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
C.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
D.严禁使用垃圾发电
【解析】 第3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加大。同时研究出一些替代产品,从而促使资源曲线在生态文明阶段呈上升趋势。第4题,在生态文明阶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途径,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利用垃圾发电、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及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等。
【答案】 3.C 4.B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6.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5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6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
【答案】 5.D 6.B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据此完成7~8题。
7.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大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8.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解析】 第7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第8题,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增加绿地面积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 7.C 8.C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加剧,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节能、减排”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2)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公平性原则,推行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试分析原因。
【解析】 材料一图实际上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图形化了,其横轴表示四个发展阶段,纵轴表示各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史前文明时代,人类利用简单工具在自然界狩猎、采集野果获取食物;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则主要通过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获得物质产品;在工业文明时代,资本的影响力在下降,而科技的影响力在上升,这一时代,因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地矛盾也最为尖锐,因此人类必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当然就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大气中的碳主要来自能源燃烧排放的废气。推行低碳经济是指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减少能源消耗;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利用含碳的能源。
【答案】 (1)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2)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提高能源利用率 适度消费、节约能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4)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排放废弃物量占世界排放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能力提升]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
【导学号:27290068】
10.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
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11.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 第10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数据,可看出在1
300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11题,图中显示,在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较2000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
【答案】 10.A 11.B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2.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题目所给四个选项可知,A项强调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B项强调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C项强调土地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D项强调旅游业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故C项正确。
【答案】 C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材料二 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1)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草地、森林之间最有可能的数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2)图中反映了人们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些措施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3)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主要有哪些?
【解析】 人口增加需要增加耕地面积,随着耕地的开垦,森林、草地面积减少;图中显示人们通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增加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导致水源紧张、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等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提高科技投入、保持土壤肥力等方面考虑。
【答案】 (1)耕地面积增加,森林、草地面积减少。
(2)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紧张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3)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科技,改进生产方式,培育优良品种等;改良土壤,多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有选择地施用化肥。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知道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具备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重点)
2.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重点)
3.掌握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转变观念
阅读教材P94—P96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发展观
(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2.资源观
(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3.环境观
(1)传统环境观: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4.伦理道德观
(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5.消费观
正误判断:
(1)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本身的价值。( )
(2)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口的零增长。( )
(3)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不需要。( )
【提示】 (1)√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价格只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认为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资源的价格应为资源开发的劳动力价格加上资源本身的价值。
(2)×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3)× 停止过度消费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做到的。
教材整理2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阅读教材P96—P100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调整行为
(1)政府行为
①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②对环境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
①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②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3)公众行为
①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
②对环境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③倡议
2.加强国际合作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正误判断:
(1)公众认识和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2)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3)清洁生产没有废弃物的产生。( )
【提示】 (1)√ 实施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3)× 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出,其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产生环境污染。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转变观念
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的紧张,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上的原因:一个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上的。人类必须首先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
探讨:
有的同学认为“赠送贺卡、使用一次性木筷或纸巾等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用别人照样用,厂家照样生产,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以该用还要用。”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想法?
【提示】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保护环境是地球上的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我做起,免赠、少赠贺卡,免用一次性餐具。
探讨:
为了满足个别人的消费需求,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为各大商家和消费者的新宠,你认为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提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合适。因为人类的不合理消费,市场的不恰当行为,很有可能破坏人与自然生物界的和谐与平衡的关系。若过度消费其他生物,则会带来更多的生态破坏,产生更多环境失衡问题,最终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探讨:
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该图说明了什么?
太祖卖野菜 太爷卖木材 爷爷卖菜墩 爸爸卖根雕
【提示】 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区别
观念
传统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发展观
发展就是经济增长,GDP是唯一衡量标志
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追求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技进步
资源观
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其价格只反映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忽视资源本身的价值
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
环境观
只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忽视自然环境的价值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伦理道德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是使万物臣服的精灵
人类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消费观
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生产时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1.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27290069】
(1)片面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种观点( )
A.资源观
B.环境观
C.发展观
D.消费观
(2)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观
B.环境观
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
【解析】 第(1)题,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第(2)题,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观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答案】 (1)C (2)C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材料 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下图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探讨:清洁生产属于哪种社会行为的调整?其主体是什么?
【提示】 市场行为。主体是一般企业。
探讨: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传统生产通常不考虑生产的每个环节所造成的污染,或者仅仅关注某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如生产环节或产品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探讨:该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
【提示】 该酒精厂在生产全过程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到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最终排放的消化液作为农肥回归大地,得到永续利用。该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
【提示】 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1.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三种行为
社会行为
政府行为
市场行为
公众行为
含义
概念
国家的管理行为
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行为主体
国家及其各级的各种组织机构
市场主体,如企业、个人等
公众
行为举例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消费、居家休闲、旅游
环境效应
其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往往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众造成的环境问题比重增大,加剧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调整行为
目标
依靠政策、法规、机制保障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调整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举例
落实环保法律;建立环境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税费征收;计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预防为主,严控污染发生;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发展环保产业
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清洁生产;科学管理;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统一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减少流通领域的浪费;环境行为标准融入员工的考评、奖惩机制
选用环保产品;垃圾分装;减少过度包装;倡导俭朴生活;参与环保活动;普及环保知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即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以生态经济效益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3.“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环境保护,一旦出现了环境问题,又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2)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至今依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源。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更大的责任。
2.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2)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 第(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进农业产业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1)C (2)B
可持续发展公众行为的调整
探讨:公众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什么?
【提示】 人口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从全球看,生活垃圾的数量占整个固体废弃物数量的70%,大大超过了工业废物的数量。
探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转变观念,养成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提示】 选用环保产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减少浪费、提倡节俭等。
1.公众行为的调整包括思想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修养等。
2.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有:不使用不可分解的饭盒和一次性木筷、减少或不使用塑料袋、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或不使用对人体有害又污染环境的物品等。
3.读我国绿色食品标志图,据图回答(1)~(2)题。
(1)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能源”“绿色奥运”成为当今热门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食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等。但带有绿色的食品未必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而是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等。
【答案】 (1)A (2)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转变观念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
A.发展观
B.环境观
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
2.可持续发展要靠公众行为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下列属于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等
【解析】 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使用一次性物品都是传统的消费观,但注射器必须使用一次性的。
【答案】 1.B 2.C
对点训练2 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
下图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27290070】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 )
A.沼气池、市场、农田、农户
B.市场、农田、沼气池、农户
C.农户、沼气池、市场、农田
D.市场、沼气池、农户、农田
4.当地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河流污染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第3题,产品指向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农户,二是市场,结合②为③提供燃料,可判断出②是沼气池,③是农户,则①是市场,④是农田。第4题,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3.D 4.A
5.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体现了( )
A.政府行为调整
B.国际合作
C.市场行为调整
D.公众行为调整
【解析】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通过《京都议定书》,这体现了国际合作。
【答案】 B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知道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
3.掌握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全球气候变暖
阅读教材P80—P82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表现
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0.3~0.6℃。
2.主要原因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影响
(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间接后果
①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②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
正误判断:
(1)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
(2)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
(3)全球气候变暖,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
【提示】 (1)√ 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使CO2浓度升高,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 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3)√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教材整理2 臭氧层的破坏
阅读教材P82—P83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臭氧层的主要作用: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
3.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正误判断:
(1)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
(2)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 )
(3)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
【提示】 (1)×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氟氯烃化合物所致。
(2)× 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
(3)√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教材整理3 大气污染与酸雨
阅读教材P83—P85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污染
2.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
(4)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正误判断:
(1)大气污染可能演化成酸雨。( )
(2)随意丢弃废旧电池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有机物污染。( )
(3)我国的酸雨主要属于硝酸型酸雨。( )
【提示】 (1)√ 酸雨是人们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O2和NOX形成的,属于大气污染。
(2)× 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易导致土壤污染。
(3)×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全球气候变暖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探讨:材料中造成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全球气候变暖。
探讨:材料中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提示】 一方面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
探讨: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发生?
【提示】 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1.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 第(1)题,图中的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O2浓度。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1)B (2)A
臭氧层的破坏
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臭氧洞”。
探讨:南极臭氧空洞是怎么回事?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提示】 “南极臭氧空洞”指的是在南极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最低值。它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0月)最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氟氯烃化合物是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
探讨:臭氧层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危害?
【提示】 其危害主要是大量紫外线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探讨: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
【提示】 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开展全球协作,共同保护臭氧层。在生活中,使用无氟冰箱,空调采用环保制冷剂,不用发胶、摩丝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并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等。
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2.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的措施
(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2)参与国际合作。
2.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27290061】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解析】 第(1)题,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第(2)题,臭氧层的空洞主要出现在南北极附近和青藏高原上空,南极上空最为严重。
【答案】 (1)B (2)C
大气污染与酸雨
探讨:从图中可看出,酸雨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 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探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上述地区为什么酸雨严重?
【提示】 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硫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亚硫酸、硫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表便形成酸雨。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要有大量酸性气体,二要有充足的降水。上述三个地区可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分析。
探讨:20世纪50年代初,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经查明渔业减产的元凶正是酸雨,并要求西欧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赔偿,原因是什么?
【提示】 欧洲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远距离移动到欧洲北部,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探讨:为什么将大气污染和酸雨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提示】 大气污染和酸雨可以借助风行云移,远距离输送,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并常常引起国家之间的纠纷,因此被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酸雨的成因和危害
2.酸雨的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根本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如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等是有效途径。
3.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
(1)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2)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4)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3.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A.贵阳、河南
B.山东、河南
C.上海、重庆
D.上海、山东
(2)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为酸雨区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硝酸型酸雨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
(3)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硫氧化物所致。我国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消耗的化石燃料多,排放的酸性气体多,当地多谷地,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且降水多,酸雨影响比较严重。
【答案】 (1)C (2)C (3)A
世界荒漠化分布
探讨:南、北回归线附近为什么多沙漠?
【提示】 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旱。
探讨:为什么我国北回归线附近没有形成沙漠?
【提示】 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探讨: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成为荒漠化进程快的地区?
【提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周围山地阻挡,降水稀少。(2)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造成土地的退化。
1.现有的沙漠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附近。
2.荒漠化进程快的地区是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
3.荒漠化进程快的土地分布面积广,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热带沙漠地区和中亚沙漠区,故是沙漠化问题。②在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分布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可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分布在沿海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第(2)题,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沙漠周围由于气候干旱,在风力作用下沙尘不断侵袭周边地域。
【答案】 (1)B (2)C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全球气候变暖
读图,完成1~3题。
【导学号:27290062】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状图
1.据图分析,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2.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增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减弱
3.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最多的是美国,且北美洲人口较少,故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是北美洲。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第3题,我国处于发展阶段,不应限制工业的发展,应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还可以植树造林,加大碳的固定。
【答案】 1.B 2.C 3.D
对点训练2 臭氧层的破坏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5.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解析】 第4题,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5题,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等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
【答案】 4.B 5.C
对点训练3 大气污染与酸雨
“API”的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API)的形势报告检测指标有: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据此完成6~7题。
6.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无风的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7.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解析】 第6题,由题干可知,API指数的高低反映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酸性气体等的浓度大小,晴朗无风的天气,大气交换差,这些物质不易扩散,往往会使浓度增高。第7题,每年北方春季因干旱多风,形成沙尘暴,使得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偏高。
【答案】 6.A 7.B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