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物理部分)期末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物理部分)期末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6-14 08:54:08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情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  )
A.在空气中 B.在真空中 C.在水中 D.在石头中
2.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色 B.音调 C.声速 D.响度
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沿射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  )2-1-c-n-j-y
A.OB B.OC C.OD D.ON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日全食现象
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6.王大伯家中水井内有抽水泵(电动机),平时正常工作,井水温度正常;某一天,水泵坏了,开关S就一直断开,但井水温度明显变高.经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王大伯家水泵电路的实际连接方式为图中的(  )21教育网
A. B. C. D.
7.如图所示,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11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若L1断路,则L2也不会亮
B.闭合开关S,若L1更亮,则L1两端电压比L2大
C.L1和L2两端电压始终相等
D.在开关闭合情况下,可直接更换L1的灯泡
9.如图所示,R1=5Ω,R2=10Ω,则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是(  )
A.1:2 B.2:1 C.1:3 D.3:1
10.某同学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一根直铜丝,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0~3A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电流表指针指零.当把直铜丝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折,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www.21-cn-jy.com
A.电流表量程太大,换用灵敏电流计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B.直铜丝ab太细,换用粗铜棒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C.磁体的磁性太强,换用强磁体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D.直铜丝ab运动方向不对,应让直铜丝ab上下迅速运动
11.下列关于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
B.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一样好
D.电话只能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炮竹声;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   而造成的,而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台上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以下各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选填序号).
15.如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1、S2时,灯L1、L2是   ,只闭合S3时,灯L1、L2是   .(填“串联”或“并联”)21*cnjy*com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阻的.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
   接线柱接在电路的M、N两端.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请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后的完整光路.
18.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将五种声音输入,且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示波器的屏幕上分别出现以下五种波形,如图所示:21cnjy.com
根据图形分析:
(1)B和A相比,B的振动   大,所以   高.
(2)C和A相比,C的振动   大,所以   大.(选填“音调”、“振幅”、“频率”、“音色”、“响度”)2·1·c·n·j·y
2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可绕接缝ON转动.【来源:21cnj*y.co*m】
(1)如图甲,当硬纸板垂直于镜面放置且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此时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再向前缓慢旋转,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在F上又看到反射光线OB.此实验说明了   .【版权所有:21教育】
(3)保持图甲所示的E、F在同一平面,而把平面E、F一起向后倾倒使得整个平面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仍然让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如图丙,则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小周和小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进一步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凸透镜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表一、表二记录了她们通过实验及运算获得的数据.21*cnjy*com
表一(焦距12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1
75
15
60
45
2
52
19
33
14
3
49
22
27
5
4
45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表二(焦距15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5
90
19
71
52
6
69
22
47
25
7
61
28
33
5
8
57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
(2)分析比较序号   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21·cn·jy·com
(4)基于(3)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序号4(或8)的现象进行推理,请写出一条合理的推理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   . www-2-1-cnjy-com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2.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问:
(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m?
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m,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
如果他以1m/s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多少m/s?
23.如图所示,R1=25Ω,小灯泡L的规格为“2.5V 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21·世纪*教育网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R2的阻值.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情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  )
A.在空气中 B.在真空中 C.在水中 D.在石头中
解: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故选B. 
2.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色 B.音调 C.声速 D.响度
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沿射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  )www-2-1-cnjy-com
A.OB B.OC C.OD D.ON
解: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
已知,∠NOC等于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
故选B.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日全食现象
解: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日全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解:A、读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用手遮住凸透镜上半部,透过的光减少,像会变暗,但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仍会是完整的,故B错误;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在光屏上依旧可以成像,故C错误;21教育网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给凸透镜戴上一片“近视眼镜”,则由于对光线的发散,像将远离凸透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D正确.21·cn·jy·com
故选D. 
6.王大伯家中水井内有抽水泵(电动机),平时正常工作,井水温度正常;某一天,水泵坏了,开关S就一直断开,但井水温度明显变高.经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王大伯家水泵电路的实际连接方式为图中的(  )21*cnjy*com
A. B.
C. D.
解:A、图中电路连接符合要求,当开关断开时,电动机处不可能带电,不会出现题目中描述的情况,不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图中开关接在电动机与零线之间,这样开关断开后,电动机处仍然带电,而电动机在水中,因此才会出现水泵和井水都带电,且水温升高的情况,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和电动机都接在火线上,无法工作,不合题意;
D、图中开关和电动机都接在零线上,无法工作,不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解:A、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故A错误;
B、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错误;
C、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且正负接线柱正确,可直接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故C正确;
D、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测量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11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若L1断路,则L2也不会亮
B.闭合开关S,若L1更亮,则L1两端电压比L2大
C.L1和L2两端电压始终相等
D.在开关闭合情况下,可直接更换L1的灯泡
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
A、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若L1断路,则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BC、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L1和L2两端电压始终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更换L1的灯泡时,需将开关断开,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R1=5Ω,R2=10Ω,则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是(  )
A.1:2 B.2:1 C.1:3 D.3:1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电压,
电压表V2测两电阻的串联总电压;串联电路电流I处处相等,
∵I=,
∴===;
故选C.
10.某同学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一根直铜丝,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0~3A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电流表指针指零.当把直铜丝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折,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www.21-cn-jy.com
A.电流表量程太大,换用灵敏电流计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B.直铜丝ab太细,换用粗铜棒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C.磁体的磁性太强,换用强磁体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D.直铜丝ab运动方向不对,应让直铜丝ab上下迅速运动
解:A、题中实验只有一根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很少,电流表也不是灵敏电流表,实验的过程是正确的,所以产生的电流很小,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很少,故A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B、感应电流大小是不受切割导体的粗细影响的,故B错误;
C、磁体的磁性太强,换用强磁体本身磁场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仍然偏转不明显,故C错误;
D、导体改为上下运动,是不切割磁感线的,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关于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
B.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一样好
D.电话只能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
解:数字信号:传播距离长,可同时传递大容量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模拟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传递容量小,保真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
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产生的.
故选B.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炮竹声;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解: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是机器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人们不愿意听到的,属于噪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是人们喜欢听到的,不属于噪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让人听起来感到心情舒畅,不属于噪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是机器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人们不愿意听到的,属于噪声;
⑤婚庆时的炮竹声,可以烘托喜庆的气氛,但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讲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属于噪声;
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让人听起来感到心情舒畅,不属于噪声.
综上所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①④⑤.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 镜面反射 而造成的,而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台上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漫反射 的缘故.
解:(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2·1·c·n·j·y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漫反射. 
14.以下各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1)(3)(4) ,属于凹透镜的有 (2)(5)(6) (选填序号).
解:根据透镜的概念,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故图中(1)(3)(4)为凸透镜,(2)(5)(6)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1)(3)(4);(2)(5)(6). 
15.如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1、S2时,灯L1、L2是 并联 ,只闭合S3时,灯L1、L2是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
解:(1)只闭合S1、S2时,由电路图知:灯L1、L2先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再接入电路,灯L1、L2是并联,等效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2)只闭合S3时,由电路图知:灯L1、L2首尾顺次连接接入电路,
灯L1、L2是串联,等效电路图如图二所示.
故答案为:并联;串联.
 
16.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 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 A 接线柱接在电路的M、N两端.
解:(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滑片P向A端滑动时,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A接线柱接在电路的M、N两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答案为: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A.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请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后的完整光路.
解:光线穿过玻璃砖要经过两次折射,两次折射都遵循光的折射规律: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过入射点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线,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同样先作法线,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一定注意玻璃下表面的光线与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2-1-c-n-j-y
18.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解:两只灯泡并联,从电源开始分支,一支经电流表、开关、灯泡L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2回到负极,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将五种声音输入,且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示波器的屏幕上分别出现以下五种波形,如图所示:
根据图形分析:
(1)B和A相比,B的振动 频率 大,所以 音调 高.
(2)C和A相比,C的振动 振幅 大,所以 响度 大.(选填“音调”、“振幅”、“频率”、“音色”、“响度”)
解:(1)通过对比图A和B,可以发现在相同时间内,B振动的次数多,说明B振动的频率高,所以音调高.
(2)通过对比A和C,C波形图中波峰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远大于A图,说明C振动的幅度大,即C的振幅大,所以响度大.
故答案是:(1)频率;音调;(2)振幅;响度. 
2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可绕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硬纸板垂直于镜面放置且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①显示光路,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1cnjy.com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此时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再向前缓慢旋转,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在F上又看到反射光线OB.此实验说明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3)保持图甲所示的E、F在同一平面,而把平面E、F一起向后倾倒使得整个平面与水平面成30度的夹角,仍然让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如图丙,则在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解:(1)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显示光路,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在F上又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21·世纪*教育网
(3)保持图甲所示的E、F在同一平面,而把平面E、F一起向后倾倒使得整个平面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仍然让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如图丙,这时,纸板没有和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不能看的反射光线OB.
故答案为:(1)便于寻找普遍规律;显示光路;(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不能. 【来源:21cnj*y.co*m】
21.小周和小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进一步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凸透镜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表一、表二记录了她们通过实验及运算获得的数据.
表一(焦距12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1
75
15
60
45
2
52
19
33
14
3
49
22
27
5
4
45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表二(焦距15cm)
序号
物屏距离(cm)
物距(cm)
像距(cm)
像距和物距的差值(cm)
5
90
19
71
52
6
69
22
47
25
7
61
28
33
5
8
57
无法得到清晰的像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分析比较序号 2、5(3、6) 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出处:21教育名师】
(3)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 .
(4)基于(3)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序号4(或8)的现象进行推理,请写出一条合理的推理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像距离不小于4f .
解:(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2)想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的结论,即找出不同焦距但相同物距的实验步骤,对比分析即可,即可以选作2与5(或3与6);21*cnjy*com
(3)分析1、2、3(或4、5、6)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屏距离越小,像距和物距的差值就越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像距和物距的差值为0,物象距离为4f;此时成的是实像,根据表格推测可知,当物像距离小于4f时,不能成实像,故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距离不小于4f.
故答案为:(1)物距越大,像距越小;(2)2、5(3、6);(3)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4)物像距离不小于4f.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2.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问:
(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m?
(2)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m,镜中的像距离他多少m?
(3)如果他以1m/s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多少m/s?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李洋同学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
(2)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他距离像的距离是1m+0.5m=1.5m,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故像距离人的距离是:1.5m+1.5m=3m.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该人以1m/s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则像以1m/s的速度正对镜子走去,所以若以像为参照物,人相对于像的运动速度是2m/s;
答:(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m;
(2)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m,镜中的像距离他3m;
(3)如果他以1m/s的速度靠近穿衣镜,以他的像为参照物,则他靠近穿衣镜的速度是2m/s; 
23.如图所示,R1=25Ω,小灯泡L的规格为“2.5V 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R2的阻值.
解:(1)由电路图可知,S1、S2都断开时,R1与L串联,小灯泡L正常发光,
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UL=2.5V,电路电流I=IL=0.3A,
由I=可得,R1两端电压:
U1=I1R1=0.3A×25Ω=7.5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L+U1=2.5V+7.5V=10V;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