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故乡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
。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的。
3.初步掌握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复习小说的有关知识。
2.作者、背景简介。
3.字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2.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4、本文的人物还有哪些?哪些人物是主要人物?
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及事件的发展,情节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
四、速读课文,思考分析有关问题
(一)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自然段为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找出关键的词语。
2、把这一部分中关于描写故乡景物和“我”的心情的句子划出来,说说它的作用。
3、“我”回故乡的目的是什么?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跳读全文,找出闰土的相关语句,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2、跳读全文,找出杨二嫂的相关语句,说说杨二嫂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与杨二嫂,用意何在?
4.闰土变成了木偶人一般,杨二嫂成了一庸俗贪婪的泼妇,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三)细读第三部分
1、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这句话?
2、怎样理解“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这句话?
3、“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文中点出哪三种旧的
生活态度?新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5、文中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
6、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
7、通过对全文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出“我”是怎样一个形象?
(四)评读课文,理解主题
1.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主题的?
2、写作特点
(1)对比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
五、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2、预习《孤独之旅》,完成预习学案。